中學生厭學現象并不鮮見,大多數的厭學現象都或多或少可以從孩子平時的學習生活表現中看到征兆,對于孩子上初三突然說厭學了怎么辦的情況,我覺得家長必須重視起來,真正弄清其中的原因。
1、孩子的成績不好,喪失信心
中學階段學習節奏快、內容多,孩子們往往會因一時疏忽或者放松而掉隊。再加上知識點的前后連貫性強的原因,往往會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久而久之,孩子學習跟不上成績不好,就會喪失信心,從而厭學不想上學。
2、父母的期望過高,壓力過大
日常生活中,一些父母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孩子學習的期望很高,不允許孩子有些許的放松或者退步。但超出孩子能力的過高要求,會成為孩子的精神負擔,容易使孩子產生害怕失敗的心理,進而想通過不上學的方式擺脫這種精神壓力。
3、同學間產生矛盾,心理煩躁
由于部分孩子性格內向、不善于交往,再加上青春期的孩子本就敏感多疑,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有時候一件非常小的同學矛盾,孩子就可能認為別人不友善、有敵意。長期處理不好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容易導致孩子孤僻封閉,產生厭學逃避的想法。
1、心平氣和,去和孩子溝通
找到孩子不上學的原因,這個階段,不要試圖去干擾孩子,家長把自己當成孩子的朋友,和孩子溝通,爭取找到真正的原因。
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不配合溝通,你可以給孩子講你曾經犯過的錯,干過的糗事,講完然后對孩子說,你看,爸爸小時候也干過這種糗事,沒什么大不了,哪怕不上學也沒什么大不了,來跟爸爸講講你的故事。
2、讓孩子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
初中孩子開始有著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些想法有時常會顯得幼稚不成熟。和孩子進行思想交流能夠了解孩子的想法,知道他們內心在想些什么。
如果家長能夠抓住學生的心理活動,耐心細致的進行教育開導,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指明前進的方向,制定近期的奮斗目標,往往會讓孩子明了自己的角色和任務,更能幫助他們主動的進行學習。
3、重建孩子自信心
要多陪孩子聊天,打開孩子的心結,家長要有耐心,幫助孩子重建自信。和孩子進行誠懇溝通,以真誠、關懷、寬容、體諒的態度對孩子的處境表示理解。
以自己曾經在學習上所遇到過的困難和挫折引發孩子的同理心,使孩子道出他內心的所思所想以及在學習上所遇到困難或挫折,幫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
每個孩子的性格方面都不同,所以說在針對孩子上初三突然說厭學了怎么辦這個問題時,作為家長切忌急燥,和孩子盡量平等溝通,解開孩子的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