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條件也非常優越,但是我們的孩子越來越“玻璃心”,越來越膽小,孩子的抗壓能力也越來越差,那么,孩子抗壓能力差是因為什么呢?
1、溺愛父母
父母的溺愛會讓孩子錯失各種“挫折教育”的機會,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無論出現什么問題和困難,父母都會幫助他們解決。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太依賴父母,無法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一旦接觸社會生活,離開父母的傘,就會到處撞墻,變得崩潰。
2、孩子性格軟弱
除了一部分孩子的性格與遺傳因素有關外,父母的家庭教育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對孩子過于嚴格和專橫,不斷否定孩子,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非常膽小和軟弱,從而無法抗拒壓力的出現。
3、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
現代社會,競爭異常激烈。除了經濟地位和教育水平,孩子成為父母之間競爭的籌碼,孩子的成績也將成為父母比較的話題。很多家長為了自己的“面子”或對孩子的期望太高,未能讓孩子學會正確應對失敗和挫折。當父母的期望超過孩子的能力時,就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從而導致心理崩潰。
1、解決問題能力差
“抗壓能力差”的孩子在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明顯不如“抗壓能力強”的孩子,不利于孩子的成長。人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你不能學會如何處理問題,那么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就會落后于別人。
2、習慣性地否定自己
正是因為他們“抗壓能力差”,才不敢面對失敗。一旦遇到困難和失敗,他們就會變得不知所措,不知所措,最后逐漸崩潰。這樣的孩子害怕這種情況的出現,習慣于否定自己,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做好,逐漸失去信心。
3、不敢積極嘗試,錯過了很多機會
正是因為我們習慣性地否定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變得“害怕”挑戰和變化。這都屬于孩子抗壓能力差的表現,在不斷否定自己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錯過很多機會,最終會感到更加消極和自卑。
孩子“壓力大”并不是壞事,所以不要急著批評孩子,為人父母了解孩子抗壓能力差是因為什么以后,需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對孩子多一些耐心,積極引導孩子走出心理負擔,讓孩子真正學會“不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