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而發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有的孩子知錯就改,也有部分孩子就是不改,這讓家長很頭疼,那么,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應該怎么辦?
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應該怎么辦
1、用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現實的動力。人都有好勝心,小孩也不例外,他的內心也在和同齡的孩子做比較。誰誰誰學習刻苦,誰誰誰學習認真,誰誰誰上課睡覺,誰誰誰得到老師的喜歡,誰誰誰得到了小紅花。鼓勵孩子向表現好的同學學習、看齊。
2、嚴厲懲罰
對孩子屢教不改的行為,家長應采取堅決制止或嚴厲懲罰的方法,反正是你自己的孩子,打個一兩下沒有事,注意不要使孩子與你采取對立的情緒,懲罰過之后,還要讓孩子明白,你在為他好,你是愛他的,就是農村常說的那個對孩子既要敲又要嬌,光嬌不敲登臉臊,光敲不嬌成孩孬。
3、多陪伴
陪伴是對孩子最好教育,孩子出現問題首先是家長出現了問題,家長對孩子缺少溝通和陪伴,孩子才會出現問題,不是孩子屢教不改而是家長出現在孩子的視野太少,家長做到陪伴了孩子屢教不改的問題自然就改正了,記著陪伴陪伴陪伴。
4、鼓勵孩子
角度不一樣,結果也不會不一樣,過早給孩子立規矩不是好事。鼓勵孩子,而不是直接的要求孩子該怎樣不該怎樣,贊同孩子的看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少一些刻板的說教,多一點人性化的溝通。
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的原因
1、沒養成好習慣
原因是家教不得力,沒養成好習慣,自我意識太強以我為中心,沒有規矩。
糾正方法可探討與家長合作,對癥下藥,比如幾點起床就寢,演算用紙筆計算,不聽做適當的處罰矯正,如家長可不讓看電視,說給買的東西不買了,教師可以談話,無效則讓家長到校看著另出題按要求讓他做!…!形成規矩意識。
2、家長認識的偏頗
家長眼中的壞毛病,不一定是孩子本身的壞毛病,也有可能是所有發展到這個年齡這個階段的孩子都必須要經歷的一段。所以,家長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孩子行為哈背后所呈現出來的深層原因。另外,有的時候也是父母過于敏感,認識有偏頗。
3、教育方式不對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當孩子有壞毛病時,往往根源在于家長——沒有及時培養孩子好習慣,結果孩子常跟大人唱反調。其實孩子的教育往往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家長的自我教育。
各位家長在生活中孩子的成長會出現很多問題。孩子犯錯誤屢教不改,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是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的。家長要多聽孩子為什么要犯錯,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應該怎么辦,最重要的從家教入手,讓家長多與孩子溝通,不要把孩子養成嬌生慣養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