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未來的希望,在教育方面父母是責任,教育問題永遠都不能放松,有些父母盲目用打罵教育孩子的方式,是特大錯誤的,父母教育孩子方式中,要懂得方式有關重要,其實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孩子應該怎么教
1、要跟小孩多溝通
小孩子的心是最單純的,不管是遇到什么事情,他都會一股腦地往外倒。你每天花半個小時和孩子交流,知道孩子對什么東西感興趣,知道他一天有什么印象特別深的事情,或者是聽聽他們的心情等。這些不僅有助于孩子的語言方面的發展,也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發展。
2、從小培養小孩的禮儀禮貌
現在的小孩大多數由爺爺奶奶帶著,在平時說話方面可能沒有太多的禁忌。但你要明白,小孩是很聰明的,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在模仿大人的一切,包括說話。所以你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語,比如“早上好,請,謝謝,晚安”等等。切記,不要隨便在孩子面前發脾氣,罵臟話。
3、不要采取過激的方式
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父母應該怎么樣教育孩子
1、無條件的愛
我們要對孩子有無條件的愛,當我們對孩子說,你不聽話就不要你了,當我們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們的愛是有條件的。家長可能會反駁,我是無條件的愛他呀,但是當我們這樣說了以后,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就是,我只有聽話,媽媽才會喜歡我,而一旦我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我甚至不要我了。
而無條件的愛,就意味著家長要真心地,也讓孩子深刻地體會到,無論你考試成績如何,我都依然愛你,無論你現在是聽話與否,我都依然愛你,無論你現在幾點了還不睡覺,我都依然在這里陪著你。
2、耐心傾聽
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但是這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管教孩子,關鍵是要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從源頭下手,把原因除去。此時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3、放下身段
同孩子做協商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但是這樣做往往會激化矛盾,叫他不要他偏要。這時,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總是命令孩子,而是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
父母只有自己調整,踐行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為他一生的成長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