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青春期孩子都是一臉的無賴,那個之前乖巧懂事、聰明貼心的孩子,突然變得如此陌生,其實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就要了解此階段孩子情緒變化的特點,就能夠與孩子愉快的交流,陪伴孩子順利的成長。
初中生青春期的情緒特點有哪些
1、情緒的可變性與穩定性共存
情緒本身具有不穩定性,在青少年期,情緒的該種屬性體現得更加明顯,而且情緒變化的頻率較其他發展階段更高。例如,有些孩子因為看到自己這次考試沒有得到優秀就非常難過,陷入深深的煩悶之中,但是可能過了十幾分鐘,老師在課堂上表揚自己作業完成質量高,其情緒瞬間就會從低沉轉變為積極,內心感到非常愉悅和歡喜。
2、外露性和內隱性
露性是指中學生對外界事物的喜怒哀樂喜形于色;內隱性掩飾性表現為逐漸掩飾,壓抑自己的情緒,逐漸學會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
3、內向性和表現性共存
青少年期的個體傾向于掩飾自我的情緒,喜怒不形于色。有時明明很歡樂的場景,他們表現出低落、沉悶的表情;當有人和他們交流溝通時,他們可能不會表露太多自己真實的情感狀態。這一時期個體的情緒內向性和他們內在傾向封閉的心理沖突有關。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
在青春期,孩子的大腦仍在發展中,特別是涉及情緒調節和沖動控制的部分。這些大腦區域的發展不平衡可能導致情緒爆發和沖動行為。
青春期是孩子開始探索自我身份和獨立性的時期。他們對自己的角色和地位產生困惑,可能會感到挫折、憤怒和不滿。青春期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和壓力,如學業、社交關系、自我認同等。這些壓力可能會導致情緒緊張和易怒。
孩子青春期父母應該怎樣幫助孩子調節情緒,看看這幾點
在孩子們面臨心理問題時,最重要的是傾聽他們的心聲并試圖理解他們的感受。家長可以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而不是急于給出解決方案。通過傾聽和理解,能夠讓孩子們感受到被關注和支持,從而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基礎。
青春期是孩子們塑造自我認同的重要時期。然而,很多孩子會面臨自我認同困惑和自卑感。可以通過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培養獨立思考和決策能力來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自我認同。同時,應該強調每個人的獨特之處和價值,讓孩子們明白自己是獨特而寶貴的。
家長要給予孩子們溫暖和支持。青春期是一個充滿挑戰和變化的時期,需要有一個可以傾訴和依靠的人。我們要表達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讓他們知道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家長都會一直支持他們。同時,也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和空間,讓他們能夠獨立思考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