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很多家長都意識到了手機對孩子的危害,所以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有些家長會完全禁止孩子接觸手機電腦等這些電子產品,但家長這樣的方法,真的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嗎?
小孩不玩手機真的好嗎
1、過度限制手機,孩子長大后“思維稚化”影響社交。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大部分孩子無法避免接觸手機,而在網絡興新的時代,限制孩子接觸新奇世界,會導致孩子的思維發育,比玩手機的孩子成長速度變緩。
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不玩手機的孩子,在經常玩手機孩子的面前,就會顯出“思維幼化”的行為,心理年齡比同齡人偏小,無法找到興趣相投的話題,影響到孩子將來的社交模式。
2、學習上事倍功半。很早之前就有人說過,科技的進步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對此我深以為然。小時候想查找一個詞語的意思,我需要翻遍漢語大詞典,但如今只需要手機輕輕一點,所有的含義和索引都一覽無余,對比過去,手機可是太方便了。
小孩子也是一樣,現在很多課程都是在網絡上進行,孩子用手機查找功課只會更快捷迅速,若是家長從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怕只會浪費時間做無用功。
3、過度限制手機,孩子長大后“性格劣勢”古板單一。很少有家長能夠做到無時無刻的陪伴,孩子的成長需要引導,在信息化時代的當下,相比于外出擴展眼界,通過網絡了解世界明顯有方便的多。
這就導致玩手機的孩子會接觸到更多的場景,而從不玩手機的孩子,只能局限在父母的教養模式范圍內,很可能因為陪伴和教育的缺失,眼界的降低,影響到孩子性格,孩子變成了父母眼中的“乖寶寶”,而和其他玩手機的小朋友比起來,或許性格就顯得“特令獨行”了。
一味阻止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會帶來什么后果
1、會引起孩子的叛逆情緒。新鮮事物對孩子有著難以言喻的吸引力,嚴格禁止只會導致孩子出現逆反心理。你不讓干什么,他偏要干什么,“熊孩子”屬性開始顯露,家長苦惱不已,親子關系也會受到影響。
2、會引起孩子的自卑心理。完全禁止孩子玩手機,等于讓孩子少了一個了解世界的窗口,這讓孩子覺得游離于其他小朋友之外,自卑心理自然會產生。
如何讓孩子合理使用手機
1、接納。孩子上網玩會兒游戲,其實和大人玩微信,看新聞是一樣的,這也是他打發閑暇時間的一種方式,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首先要給到孩子信任,相信他能自己安排好學習和手機娛樂的時間,與其看到孩子玩手機就反目成仇,不如適當給孩子一些主動權,這樣對他學會時間管理是有幫助的。
2、有原則的約束。提前和孩子約定好,哪些app可以使用,哪些app不允許出現在手機里;每天使用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定時關機;最重要的是,手機不允許帶到學校;與此同時,家長最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約束孩子的同時,最好也減少自己刷手機的時間。
3、培養興趣,提高親子陪伴質量。家長可以趁假期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把時間投入到有趣又有意義的事情上。可以多帶孩子進行體育鍛煉,讓孩子和自己一起運動,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體會手機之外的樂趣。
4、健康使用手機。為了孩子的視力健康,家長要提醒孩子,不要在黑暗當中玩手機,使用手機時盡量打開房間的燈;每次玩手機的時間不宜過長;注意玩手機的姿勢,不要離得太近,不要躺著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