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之間和睦是開始,因為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也是孩子最在乎的人。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最在乎的父母老是在吵架,從來不在乎孩子的感受,這樣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不愛他,并當他是多余的,這樣孩子肯定會出現叛逆。
2、家長多跟孩子溝通,因為溝通是通過孩子心門的一把鑰匙,所以家長跟孩子一定要多溝通。并在溝通時,家長把自己的位置放到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
3、父母要做初一女兒的知心朋友,并真正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樣孩子就會感受到父母的關切、尊重和理解,便會將其視為最可信賴的人。等到父母成為了孩子的知心朋友后,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就能得到真正交流,并在這種狀態下孩子更易于接受教育和指導。
4、物質給予不一定是愛。有些家長往往覺得自己給孩子錢花,買好東西給孩子就是愛了,這在那些外出打工,常年與孩子見不到面的家長身上表現得更加明顯。
5、學會鼓勵孩子表達情緒。家長要學會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鼓勵孩子將情緒表達出來,高興的、悲傷的都鼓勵孩子來分享,而不是對其忽視。
6、增加孩子的受挫能力。要學會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去面對、解決一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學會成長,收獲經驗。
7、避免與孩子發生過激的沖突。切勿想通過命令甚至武力強迫孩子遵從自己,這往往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