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孩子犯錯屢教不改可采取的教育方法:1、家長要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去思考,正確引導孩子進行思考;2、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的動機,理解孩子的行為;3、給孩子樹立規矩,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
10歲孩子犯錯屢教不改怎么辦
1、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去思考
有時候家長無論怎么教育孩子,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因此也會屢教不改。還有的孩子犯錯誤完全是“快思”后的產物。因此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慢想”。讓孩子冷靜下來思考,思考自己的行為后果,以及犯錯誤后該如何應對。面對孩子犯錯時不要給予批評教育,而是引導孩子的反思,這樣的教育比一味地批評有用得多。
2、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
家長無論是教育孩子、批評孩子還是給孩子講道理,都要盡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理解他們的思考水平和能力,用一些他們能懂得語言去教育批評,這樣效果會更好。另外,當孩子犯了錯誤,家長給予孩子慢思的時間時,家長也別閑著,在家長應該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為什么會這么做(犯錯),很多時候想通了孩子的動機,你會發現糾正他們錯誤的方法可能十分簡單。
3、給孩子樹立規矩
當孩子還是一張白紙的時候,是家長需要跟孩子樹立規矩的時候,讓他形成正確的是非觀、榮辱觀,以免行差踏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就是家長給孩子提前設定好的大方向,也是一種護欄,避免孩子受到傷害,也防止孩子因為無知隨意傷害別人。跟孩子確定好行事的邊界,做得好要有獎勵,做得不好,該懲罰的就要懲罰。
為什么孩子犯錯屢教不改
1、孩子故意這樣做
孩子想要吸引家長的關注,也可能會故意這樣做。家長越是指責,孩子就越是不會改正。家長要學會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孩子知道家長會看到他的成長和進步,孩子的壞習慣自然也就消失了。
2、壞習慣難糾正
孩子養成了壞習慣之后,想要糾正過來就比較難了。家長總是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改正,而不能具體的實施辦法,孩子執行起來就比較困難。家長不妨換個方式,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培養孩子正確的習慣。
3、立規矩需要過程
家長給孩子立了規矩,就想要孩子馬上遵照執行,那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就是一個立規矩的過程,這期間有家長和孩子的無數沖突和磨合,只有規矩起了作用,好習慣才會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