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各種挫折,但有的父母擔心孩子“受苦受累”,不愿意讓孩子承受困難和挫折。家長往往不知道過度地“愛”和“保護”孩子,將會錯失了鍛煉孩子的機會。于是孩子就會“輸不起”、“我不行”,這樣只會對孩子成長有害。那么,小孩子輸不起該怎么教育?
小孩子輸不起該怎么教育
1、教導孩子面對挫折
首先父母要有正確的挫折觀。其次,作為父母要做個良好的榜樣。最后可以通過共讀一本書、共看影視作品、共唱一首歌、共說身邊的一人一事,來積極暗示孩子。
2、對孩子不比較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缺陷也是一種成功的資本,因而父母不將孩子與別人家的作比較,要全面了解孩子,做到合理期望,在小目標到大目標的階梯期望中,培養孩子的自信。
3、重視孩子努力過程
成功固然可喜,可以適當肯定孩子,但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家長更要帶著愛和耐心好好引導孩子,給予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只會指責、否定孩子。家長要能看到孩子在過程中的努力,以及值得肯定的優點和品質。更多的關注過程,會幫助孩子養成成長型思維,學會享受過程。
4、為孩子分析失敗原因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做復盤,分析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發現孩子自身的不足之處,幫助孩子尋找對策,提升自己。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快速從低落的情緒中抽離出來,同時也能正確看待自身問題,獲得能力上的提升。
5、幫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
家長在和孩子游戲、比賽時,不要為了照顧孩子的情緒而故意讓孩子。要知道,父母可能只是想和孩子玩玩,而孩子卻把這種游戲當成真正的比賽去看待。家長要通過這些比賽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比賽就有輸贏,這是正常的。如果不想輸,孩子就得更加努力才行。
小孩子輸不起該怎么教育,家長要知道孩子沒有經歷失敗就難以成長,讓孩子體驗受挫的感受,可以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家長也要及時幫助孩子總結解決困難的經驗,從而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養孩子堅毅頑強的心理素質。孩子漫長而起伏的一生中,需要對輸贏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才會走得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