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受到家長的疼愛,在校有老師的庇護,導致他們像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造成他們耐受力差,經不起挫折吃不了苦頭,受不了委屈,遇到一點點小事就會產生過激的心理及行為反應。那么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挫折呢?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挫折
1、家長要接納孩子,旗幟鮮明地站在孩子一邊。在一個家庭中,父母不是法官,不是判斷一個事情是對是錯的機器,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溫暖的支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當然,父母的支持不是無原則的,但必須是溫暖人心的。
2、家長要跟孩子認真地清理他的情緒感受。挫折為什么會變成創傷?因為父母的錯誤引導,孩子的內心會有混亂的感覺,是沖突的,矛盾的;創傷的特點是事情的前后順序和事情的內容被打亂了,形成了碎片化的記憶。在面對碎片化的記憶的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清理,事情從頭到尾是怎么發生的,一點點地把碎片化記憶變成完整的記憶,這是對于孩子內心創傷非常好的修復過程。
3、家長要促進孩子的反思。家長要讓孩子自己去選擇,把握其中的核心,當他內心有答案了,家長再給他鼓勵和支持,這樣對于孩子來說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成長過程了。當一個孩子能在父母溫暖的關心下、在父母理性的分析下、在父母用心的支持下、在父母足夠的欣賞、認同、理解和尊重下成長,他的內心一定會變得強大有力量。
抗挫能力差帶來的影響
挫折是人生中最忠實的伴侶,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擺脫它,當面對挫折時,如果灰心喪氣,就容易被挫折打倒,喪失繼續奮斗的勇氣,讓自己錯失很多良機,導致最后以失敗告終,那么家長如何教育孩子面對挫折呢?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面對挫折
啟發與嘗試
孩子有時會拒絕嘗試新的或他們認為困難的事,問孩子你覺得該怎么辦呢,允許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犯錯誤和改正錯誤,即便是嘗試中失敗,也要讓孩子覺得從中有所收獲。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學會自我調節心態,克服困難去追求下個目標。
提醒
孩子的自信心是建立在他們各方面優點的基礎之上。在某一方面的充分自信,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面對來自其他方面的挫敗。如果面臨挫折,你一定別忘了提醒他,借助優勢激勵他改變弱勢的信心。
人生難免會遇到挫折,這是不可避免的,而挫折有著正面和負面的影響。有的孩子遇到挫折勇敢面對,而有的孩子一蹶不振,那么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挫折與失敗呢?
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挫折與失敗
1、父母要樹立挫折教育意識
父母要樹立挫折教育意識,認識到抗挫教育的重要性。許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應該對孩子保護有加。這種觀念直接影響了孩子。其實,一個人受點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是很有好處的。
2、要善于把握抗挫折教育的時機
在平時孩子碰到困難時,家長教育孩子要采取不回避的態度,鼓勵孩子面對現實,勇敢地向困難發起挑戰。一句“你行的”“你真勇敢”“好樣的”“瞧你做得真好”……可以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激勵他努力去克服困難,當孩子一次次戰勝困難時,他便增添了勇氣,激起了戰勝困難的愿望。這使家長的“你行”也就變成了他自己的“我行”!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有不同的挫折經驗,在面對挫折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表現。有的孩子會知難而進,而有的孩子卻會知難而退。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孩子在遇到挫敗后會采用消極的方法來逃避挫折。那么如何幫助孩子正確面對挫折和失敗呢?
如何幫助孩子正確面對挫折和失敗
1、正確表達和處理情緒。當孩子遇到挫折,不要去責罵他們,讓他們去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只會造成心理負擔。此時父母應該做的是教會他們疏導自己的情緒,從他們的立場出發。
2、培養自信心。所謂的困難,其根本在于沒有足夠的信心,在孩子缺乏自信的時候,與其指責,倒不如去鼓勵和支持他們,給他們動力。想要培養自信心,可以從小的事情做起。
3、培養毅力。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不斷給他們挑戰。例如他們在完成某項家務之后,就讓他們去完成更加復雜的家務。不要懷疑他們的能力,我們只需要保證他們的安全,并且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即可。
怎么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
學習應對挫折是一生的課題,但從小讓孩子經歷挫折才有機會學習應對它,過度保護孩子會剝奪他們學習的機會。那么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挫折呢?
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挫折
1、家長保持鎮靜
當孩子焦慮、生氣或感到恥辱時,家長很難保持鎮靜,這偏偏是最重要的你給孩子演示如何應對的最關鍵時刻。別忘了,當孩子看到家長跟著焦慮或擔心時會增加他們的焦慮,只有保持鎮靜才能聚焦在問題本身上。
2、保持前后一致
所有孩子都需要知道他們在關鍵時刻能依靠父母來引導他們,支持他們及關愛他們。家長對同類事情的決定要保持前后一致,這樣孩子才知道如何應對類似事件的發生。
每個孩子對待挫折都有著不同的態度,有的孩子會知難而進,有的孩子就會知難而退。有一部分孩子遇到挫折時,就會有一種消極的態度,用逃避的方式對待挫折。這就要求我們做家長的要正確引導,從而幫助孩子找到應對挫折的方法。那么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面對挫折呢?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面對挫折
1、樹立挫折教育意識
有些媽媽會認為孩子還小,心里承受挫折能力很弱,有些媽媽認為不應該讓孩子受挫折,其實,這樣想的媽媽是不對的,這樣做的媽媽會直接影響孩子對挫折的認識和理解。媽媽要對孩子進行挫折的教育,這樣是有利于發展孩子的能力的。
2、提高孩子的應變能力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應變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應該提高孩子的應變能力,通過鍛煉,孩子在各方面的生理、心理、自身等都有一定的提高。讓孩子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能力,比如,知道早晚氣溫不同,要注意保暖,突然停電,要知道去尋找照明的東西,家人生病了,孩子會知道給家人拿來水杯喝水等。只有孩子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遇到困難時才能更好更快地解決。
成長的路上,每個孩子都會經歷挫折,世上沒有那么多事事順心萬事如意,更多的是意想不到的困難和跌倒。失敗了的孩子如果沒有得到家長及時地鼓勵和引導,就會很容易陷入失敗的低谷,再也爬不上來。那么孩子面對挫折家長如何去引導?
孩子面對挫折家長如何去引導
1、確認價值
讓孩子們知道,他們是值得被愛的,他們的價值不會因為行為偏差而改變。這點對于現代資訊爆炸的年輕人來說,很難認同,因為他們認為價值來自于自己的表現。
比起父母之言,年輕人更聽信網上的信息,我們需要積極地向孩子傳遞正面價值,以抵擋網絡世界所帶來的負面攻擊。簡單來說,讓孩子明白你是愛他的。
2、給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