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性格能決定命運,所以好的性格可以讓人圓滑,而笨拙的性格可能會讓人做事更加困難。很多時候,孩子的壞脾氣是父母逼出來的,那么,怎樣培養孩子好的性格品德呢?
怎樣培養孩子好的性格品德
1.允許孩子犯錯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時,都發過誓,這輩子一定要好好照顧孩子,耐心呵護孩子,不會讓他受到傷害。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想法與之前漸行漸遠,伴隨著孩子的哭聲,父母的耐心已經快耗盡了。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錯誤時,常說“你已經長大了,還不懂事”。在很多家長眼里,自己養孩子是那么辛苦,孩子應該懂事,應該讓人放心,但他只是一個成長中的孩子。
2.制定嚴格的標準
讓孩子在挫折中成長,現在這種訓練練習似乎很少,我們可以從豐富的生活中,適當鍛煉孩子,讓孩子能夠抵抗挫折,逐漸培養獨立做事的能力,那么,怎樣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 ?
孩子不堅強的原因
1、抗挫能力差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很多人說,“在社會上,我們不知道下一秒我們在哪里,是好是壞?”
尤其是現在,隨著各行各業的飛速發展,我們面臨的困難比我們想象的要多,而孩子抗拒挫折的能力也是幫助他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沒有這種抗拒挫折的能力,孩子們可能比他們想象的更難成長。
改善孩子不爭不搶的性格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引導孩子積極看待競爭,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2、端正孩子的競爭心態,注意培養孩子的競爭美德;3、家長要做好榜樣,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輸贏。
怎樣改善孩子不爭不搶的性格
1、引導孩子積極看待競爭
現實生活中,無論競爭結果成功還是失敗,結果都不是最重要的,無論輸贏,我們都要大方接受。面對競爭結果教會孩子更應該看重和享受競爭的過程。父母在培養孩子競爭意識的同時,更教育孩子在競爭中要學會大方,讓孩子明白作為競爭者應有廣闊的胸膛。
2、端正孩子競爭的心態
父母在培養孩子的競爭能力的時候,必須不能有妒忌心理,妒忌心理是人與人相處的忌諱,公平公正的競爭,才有可能獲得最后競爭的勝利,取得優秀成績。因此,我們在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的同時,更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競爭美德。當然有競爭的地方,有勝利必然也肯定有失敗,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到勝利時不能驕傲,失敗時也別氣餒,用心找出失敗的原因,及時改正。如果缺乏良好競爭意識的對孩子來說,危害性很大。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毅力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可以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入手,不斷培養孩子的專注力;2、家長要學會克制自己關心,不要總是打擾孩子;3、讓孩子明確學習學習目標,明白自己每一步在干什么;4、家長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做好勞逸結合。
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毅力
1、從孩子的興趣入手
想讓我們的孩子像達人一樣安靜是非常難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從孩子的興趣入手,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知道孩子都是有貪玩的習慣,喜歡上一個游戲或者玩具可以玩上一天,所以我們要善于發現孩子的興趣。比如孩子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可以通過在紙上釋放他們的想象力,將學習的內容巧妙的融入到孩子喜歡的模式中。
很多孩子喜歡畫畫、搭積木、裁剪等等,這些都是他們釋放想象力并充分的運用了動手能力的時候,家長可以試著將學習的數字、字母、等內容畫到紙上,或者給出輪廓讓孩子填滿,通過畫畫或者裁剪的方式展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既學到東西對于他來說又是非常有趣和開心的。
2、家長要學會克制自己,不要過度打擾
培養一個專注的孩子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幫助孩子鍛煉注意力;2、讓孩子明確活動的具體目的,孩子對活動了解的越透徹,想要完成它的愿望就會更加強烈,從而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3、家長不要總是干擾孩子,當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最好避免干擾孩子。
怎樣培養一個專注的孩子
1、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實驗證明,強烈、新奇、富于運動變化的物體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轉動音樂鳥籠,會跳的小青蛙,會搖頭的小木偶,自動下蛋的母雞等玩具讓孩子集中注意力觀察、擺弄。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些類似的玩具,用來訓練他集中注意力。另外,還可以把孩子帶到新的環境中去玩。比如帶小孩逛公園,讓他看一些以前未曾見過的花草、造型各異的建筑及其他引人入勝的景觀。帶孩子到動物園去看一些有趣的動物等等,利用孩子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養專注意力。
2、讓孩子明確活動目的,自覺集中注意力
孩子對活動的目的意義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務的愿望就越強烈,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力就越集中,注意力維持的時間也就越長。 比如:一個平時寫字總是拖拖拉拉、漫不經心的孩子,如果你許諾他認真寫字,按時完成任務之后就送一件他一直想得到的禮物,他一定會放下心來,集中注意力認真地寫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還可以訓練孩子帶著目的去自覺地集中和轉移注意力。
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孩子的記憶能力;2、引導孩子重復記憶,學會溫故而知新;3、多觀察孩子,培養孩子的思維記憶能力;4、引導孩子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力,保持絕對的耐心。
怎樣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1、利用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感興趣的東西我們不自覺就會被吸引,孩子也是一樣對于感興趣的事物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從而加快的了解學習并且掌握它。由此可見,大腦在記憶時偏愛感興趣的東西。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在每天的空閑時間,盡可能的回憶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和知識,并將答案寫在紙上,這樣可以引導孩子大腦思考,挖掘較深層的信息,對提升孩子記憶有幫助。
2、引導孩子重復記憶
孩子如果是無意識的記憶,過了一段時間不去重復記憶,很快就會遺忘。想讓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比如一些美文美句,唐詩宋詞等等,需要定期復習,“溫故而知新。”讓記憶不再是件苦差事,成為逼迫孩子的一件事情,而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記憶,讓孩子感受知識的美好與神奇,主動去識記,愛上學習,提升記憶力。在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記憶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哪一門課程都需要很好的記憶力,超強的記憶力將助孩子一臂之力。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可采取的辦法:1、當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家長不要輕易打斷孩子,注意孩子專注力的培養;2、父母要有耐心,重視孩子,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3、給孩子制定規矩,不斷約束孩子的行為;4、不要吝嗇自己的夸獎,要及時表揚孩子;5、不要縱容溺愛孩子,家長的教育理念要一致。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1、不要輕易打斷孩子
當孩子遇到問題會自己思考,家長不要輕易打斷孩子,要滿足于孩子合情合理的要求,使其擁有滿足感,讓孩子擁有一定的自主權,讓孩子一定范圍內自己做主這樣既能讓孩子克制自我意識的目的,也可以培養他們的決策力。對孩子進行專注力和自控力的結合訓練自我控制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培養,其中,專注力的提高非常有利于孩子自控力的形成,父母可以通過情景游戲來鍛煉孩子的自我控制意識。
2、父母要有耐心
要想讓孩子養成自我約束的習慣,在他犯錯的時候,父母就不能態度粗暴,應該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讓孩子明白是非,自己下決心改正。 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對孩子的任何錯誤,即使是再小的錯誤,都應該給予重視,及時地幫助糾正。 可以由全家成員和孩子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這能讓孩子更好地約束自己,自覺地避免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