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不愿意表達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往往感到很頭疼,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孩子也是一樣,有的性格外向喜歡表達,也有的性格內向不喜歡表達自己。那么,孩子不愛表達家長可以怎么做?
孩子不愛表達家長可以怎么做
1、鼓勵孩子多說話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都需要溝通才能了解的。一個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人際交往能力是不行的。作為家長我們需要鼓勵孩子說多些話,讓孩子敢于表達自己,比如:去游樂場的時候碰到熟人,應該鼓勵并引導孩子,積極主動地與他們打招呼,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憋著悶著,讓他們不要怕。
2、細心觀察孩子的情況
孩子不愛表現自己,不會表達,這可能與孩子本身的性格有關,父母不要過于急躁,可以先暗中觀察孩子的喜好,因材施教。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要多一些肯定,以身作則,孩子有了學習的榜樣自然也會表達自己。也可以給孩子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比如玩孩子擅長的游戲,讓孩子在玩游戲中有成就感,就會更好的表達自己。
3、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作為父母更應該重視起來,在他們小時候不要打壓他們,這會使他們自卑。相反,應該尊重他們的想法,同時,要讓他們敢于表現自己。比如當孩子考試成績進步時,要及時給他們積極的反饋和實際獎勵。其次當自己周圍朋友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優秀時,不要去比較,不要讓孩子對“別人家的孩子”產生害怕恐懼和厭惡的情緒。
4、對孩子的要求及時回應。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可以抓起。一個能表達自己需求的小孩子,在長大之后能更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所以不管孩子多小,當孩子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時,作為家長應及時作出回應,這樣,孩子就會明白他的表達是有意義的。
5、要耐心傾聽,給與肯定。當孩子向我們詢問問題時,一定要認真傾聽,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雖然孩子小,但是家長有情緒時孩子是能感受的到的,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的問題有耐心。這樣不僅可以保護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還能夠讓他們覺得受重視,他們以后才愿意繼續問問題。
孩子不愛表達家長可以怎么做?當孩子不愛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愛說話時,作為家長一定不要著急。沒有人生來就會溝通交流的,作為家長可以在平時多關心孩子,逐漸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慢慢愿意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