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孩子的情緒變化是很快的,只要有不滿意的地方就哭,甚至在地上玩耍、耍賴行為。
對于孩子的這些行為,很多家長都覺得很頭疼,也不知道孩子是怎么變成這個樣子的?只是因為沒有滿足要求嗎?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真是沒有一點辦法,那么,
孩子情緒波動大,易哭,易怒怎么辦
1.溺愛孩子讓他們失去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個原因是很多家庭都遇到過的問題,父母和爺爺奶奶總覺得孩子還小,太愛孩子,總怕孩子受委屈,為了博得孩子的好感,什么都做。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凡事,先滿足自己的意志,不愿聽大人的訓誡,為所欲為。以至于如果大人不給他想要的東西,他就會立即發脾氣。
孩子從這些事情中知道發脾氣是滿足他的欲望和要求的最有效手段,從而使他更容易發脾氣,形成惡性循環。
在這方面,父母應該學會控制自己。對待這樣的孩子,理性講道理,孩子可能聽不進去,但也絕對不提倡用強硬的態度去責罵孩子,這會讓他心理更加叛逆。
最聰明的做法是分散他的注意力。引導他去看,注意別的東西,或者讓他在他最想要的和他現在想要的之間做出選擇。做出選擇,用他最想要的東西獎勵他,讓他聽話并實現它。
當然,當孩子最終達到目標時,父母應該信守諾言,獎勵他。
2.遭遇挫折和失敗
另一個孩子容易情緒爆發的時候是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寶寶的心很單純很純潔,但也很脆弱,經不起一點打擊。
例如,寶寶在拼圖游戲中很小心,但時間長了,都沒有成功;或者你很努力地建造一座木屋,當你建得那么高時,木屋突然倒塌。嬰兒覺得他們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有能力,他們感到沮喪。
這個時候,父母千萬不要責怪孩子愛哭,這個時候寶寶最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勵。給他一個充滿愛的擁抱或安慰,告訴他沒關系,其他孩子可能也有類似情況,無法完成這個任務,我們下次可以再試一次。
3.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愿
最后還有一個情況,就是2~3歲的孩子情緒不穩定。此時,孩子們對世界的認知才剛剛開始建立,但他們的語言能力可能有限,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家人無法理解寶寶的意思,所以寶寶很容易煩躁不安。他們會發脾氣并哭泣。
另外,這個階段的孩子還小,大腦發育還不完善,寶寶的自控能力不足,孩子會表現出情緒不穩定,其實這個時候是家長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
孩子情緒波動大,易哭,易怒怎么辦,面對這個時期的孩子,首先要安撫他,等孩子的情緒完全平靜下來后,協助孩子找出情緒背后的原因,引導孩子明白如何解決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