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責任比較大,一定要時刻監督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而不是讓孩子誤入歧途。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對父母的態度會發生變化。11歲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去引導?
11歲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去引導
1.拒絕以暴力對抗暴力
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時,家長要記住一件事,就是不要以暴制暴,這樣只會加劇孩子的叛逆心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以溝通為基礎,以教育為輔,在與孩子交談的過程中發現孩子的想法,然后與孩子交朋友,與他們相處,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要有耐心
很多家長在孩子叛逆時會興奮,甚至大喊大叫,這也是錯誤的。父母應該有足夠的耐心與孩子坐下來談論他們希望父母做什么。如有必要,可以向孩子詢問自己的不足,然后及時改正。
3.多和孩子交流
叛逆的孩子大多缺乏家庭溝通,因為父母忙于工作,不顧孩子的生活,會導致孩子叛逆。建議家長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進行心理交流,有助于緩和親子關系。
4.營造和諧的夫妻關系
心理學家吳志宏指出,當夫妻關系是家庭的核心,親子關系是配角時,家庭就會堅如磐石。如果沒有,就會有麻煩。
如果你家總是"雞飛狗跳",或者孩子十分叛逆,那么重要的是要看看您和您的伴侶是否相處有困難。有爭吵和暴力父母的家庭更有可能撫養叛逆的孩子。孩子們的心里沒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到了青春期,他們內心敏感,渴望溫暖,但又會因為得不到而反抗。反之,在和睦的家庭中,孩子也不太可能叛逆太多,即使有,也不太可能做出太過分的事情。這是因為他們在溫暖的環境中長大,有足夠的安全感和信心,能夠聽到自己的想法,也有足夠的情緒穩定。
5.教11歲叛逆的孩子不要嘮叨
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美根曾說:“六歲之前,父母的言語和喋喋不休是金。孩子11歲以后,父母的話就變成廢話了。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愿意聽父母的話。父母的話是他們的權威和一切。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嘮嘮叨叨,目的是讓他養成正確的觀念和習慣,明白一些不能違背的原則。
11歲左右及以后,孩子已經是“大孩子”了,他們會有很強的獨立感,有很強的自尊心,這時候我們的嘮叨容易讓他們反感,不要想聽。
因此,我們在教育11歲的孩子時,要避免嘮叨,“點到為止”。關鍵不在于談話的長度或字數,而在于溝通的有效性和質量:孩子是否愿意敞開心扉,向父母傳達他或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