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圖書和玩具也都是她一個人的。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容易變得小氣、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對于家長來說孩子自私應該怎樣教育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那么,親子課堂小編給大家分享如何教育自私小氣的孩子。
自私小氣的孩子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1、“獨占”意識
每個人都有“利己”的想法,孩子也不例外。因為他們的心智還沒有發育成熟,更進一步由“利己”的想法發展成為“獨占”意識,所以孩子會只關心自己,只想到自己的歡樂和幸福,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
2、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錯誤教育方式也會導致孩子的自私。有些家長怕孩子受苦、受委屈,對孩子有求必應,容忍、遷就孩子,這樣也助長了孩子的自私。
3、缺乏集體生活的體驗
現在的孩子普遍缺乏集體生活的體驗,一切以自己為中心,不會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在與別人交往過程中,因為不愿意與人分享,所以無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也是小氣、自私的一方面。
如何教育自私小氣的孩子
1、在家營造“公平”的氛圍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給孩子營造一種“公平”的環境,孩子作為家庭的一員,不要特殊對待。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不能只想自己,不想別人;只顧自己,不顧別人。好東西要大家一塊來分享。這對防止孩子產生“獨占”意識有積極的意義。
2、不要寵愛孩子
孩子小氣、自私不愿與人分享,跟父母寵愛孩子有關。父母平時把好吃的、好玩的都讓給了孩子,有時候,孩子把這些東西拿出來準備給父母分享一下,但父母往往會說:“爸爸媽媽不吃,留給你自己吃吧。”父母的這種說法強化了孩子的“獨占”意識。這樣孩子們理所當然地覺得可以把好吃的、好玩的據為己有。
3、讓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
有些孩子,之所以不愿意與他人分享,是因為他覺得把東西給了別人,自己就沒有了。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分享并不是失去。它是一種互利互助的行為。孩子與別人分享了,不僅把自己的關心與幫助給了別人,還會回報同樣的關心與幫助。這種彼此關心,讓大家都獲得快樂!
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沒有與孩子共存、分享、合作、手牽手、相互謙卑的經歷。所有的大人都給了他,寵壞了他。存在決定意識。所以,自私不是孩子的錯,家長在遇到小孩自私如何教育這個問題時,怎樣去解決,主要靠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導。可以試著通過以上如何教育自私小氣的孩子的幾點解決辦法去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