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懶惰散漫是父母很頭疼的問題,這么小的年紀,如何長大才能更好的發展,有的甚至為了孩子避免跟孩子生氣,直接幫孩子完成某件事,面對懶惰的孩子該怎么辦,父母該怎么教育懶惰的孩子?
懶惰的孩子該怎么辦
1、樹立榜樣
要改變孩子,父母需要學會反思。看看你自己的行為,看看你的生活中是否有錯誤會影響你的孩子。你必須嘗試控制和改變,讓他們的積極行為影響孩子。
2、放手練習
孩子從動手體驗開始學習效果最好,通過看、摸等認知提升。所以家長要懂得放手,讓孩子有機會和時間去體驗。在不斷的體驗中獲得成長的經驗,動手能力和主動性都會提高。
3、穩定情緒,給孩子空間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要穩定自己的情緒,不要老是發脾氣。給您的孩子學習和探索的空間和時間。
4、直接解決問題,改變喋喋不休
當孩子有問題時,父母必須改變他們的說話方式和引導方式,不要嘮叨。一定要知道原因,并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告訴您的孩子該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以便您的孩子能夠理解。使用正面教育比使用負面強化要好。
孩子為什么懶惰成性
1、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長
父母總是過于保護孩子,為他們做了很多事情。孩子應該做的事情,父母沒有理由說一切包辦。父母幫孩子完成,讓孩子失去了機會,也沒有得到鍛煉。
所以就算以后需要自己做,自己也沒有做的意識,自然要找別人代替和幫助,怎么能不偷懶呢?
2、催促和嘮叨
孩子出現懶惰拖延行為,也與父母的催促和嘮叨有關。有些家長老是愛啰嗦,就好像身邊的孩子身邊的“復讀機”,催促、嘮叨讓孩子心里反感,有時孩子會故意用這種懶惰的拖拽行為來表達抗議和不滿。
3、向父母學習錯誤的行為
孩子的一些習慣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本身有懶惰的拖延行為,孩子就無法避免。所以有時候父母不防先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原因,然后再找孩子。
4、從小缺乏正確的生活習慣和規則指導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不會給孩子規則感,也缺乏習慣和規則的建立。年紀大了就更難管理了。有人曾經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巨大力量,它甚至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所以從小就忽視習慣,孩子就會懶惰,缺乏約束。
5、孩子太專注
孩子們懶惰的另一個原因是,當他們專注于某件事時,它會吸引他們,并且他們對它感興趣。于是他們自動屏蔽了身邊所有的雜念,在父母眼中,就變成了“拖延癥”和“懶惰癥”。
如何糾正孩子懶惰
1、為您的孩子設定一個短期的、可實現的目標
有時,孩子們會因為懶惰而在學習上停滯不前甚至退步。當父母面對這個問題時,可以對孩子提出一些短時間內容易實現、難度較小的要求,讓孩子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鼓勵孩子繼續努力。這樣不斷的學習,當孩子們可以逐漸完成一個又一個的目標,慢慢就能克服懶惰的習慣。
2、經常表揚和鼓勵孩子
經常表揚或獎勵孩子負責任的行為不僅會增加他的積極性,而且有助于提升他的自尊。長輩的表揚和鼓勵,可以讓孩子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而這種微妙的感覺,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可以給孩子一個暗示:我能行。這是信心的根本來源,父母的表揚和鼓勵也有助于提升自尊,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會不會在做事時不積極?
3、建立勞逸結合的制度
父母不要等到孩子長大了才給孩子養成習慣,因為習慣是要從小培養的,就像蓋房子一樣,孩子要想好,習慣是基礎。
所以,注重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制度,有生活規律意識,讓良好的習慣滲透其中,才能有效改變孩子拖延和懶惰的不良行為。
懶惰的孩子該怎么辦?想要幫助孩子改掉懶惰的習慣,首先要以身作則,并找出孩子懶惰的原因,其次要有一個詳細的計劃,監督孩子完成它,最后在孩子改掉壞毛病的同時,養成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