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歸屬感主要是指兒童在群體中被接受、認可和找到存在感的情感需求。自從孩子出生,他最初的歸屬感基本上就來自于家庭。
比如,當他在媽媽的懷里睡著時,他會感受到媽媽的安慰,在不知不覺中給了孩子信任和安全感。哭的時候,父母會過來安慰,這可以幫助孩子形成第一次的歸屬感,那么,孩子沒有歸屬感什么原因呢?
孩子沒有歸屬感什么原因
1、父母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在他的理論中提到了等級理論,認為內在情感和歸屬感屬于需要的第三層次,對個體成長非常重要。許多父母滿足了孩子吃、穿、暖的生理需求,卻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2、孩子們在他們的生活中缺乏存在感
在很多二胎家庭中,父母會發現大寶從出生開始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甚至意識到大寶會故意做出一些破壞性的行為來吸引大人的注意。這是因為大寶充滿了危機感,覺得家庭生活缺乏存在感。
3、孩子缺乏父母的認可
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一直處于被父母否定的狀態時,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就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很多家長對教育褒貶不一,這讓孩子常常處于負面評價中,缺乏父母認可的孩子缺乏歸屬感。
如何建立孩子的歸屬感
1、給孩子足夠的陪伴,了解他們的內心需求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分析孩子遇到的問題,這使得孩子內心的真正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只有給孩子足夠的陪伴,父母才能看到孩子真正的愿望。
2、重視平等溝通,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
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表現出的是一種強烈的壓迫感,父母忽視了與孩子平等交流的重要性。總是嘲笑和吹噓向孩子們講道的方式,孩子們生活在不受尊重的環境中,自然會感到疲倦。當父母愿意傾聽孩子的聲音并表現出足夠的尊重時,自我意識就會開始發展。
3、讓您的孩子在家庭中有存在感
當需要做出家庭決定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讓他們感覺自己是家庭的重要成員。在二胎家庭中,大寶如果沒有家庭歸屬感,家長可以讓大寶嘗試參與照顧二孩,也會滿足孩子內心的存在感。
心理學家認為,父母不應低估孩子沒有歸屬感什么原因,只要父母找到問題所在,在對孩子給予足夠的關注,相信孩子是能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