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罵孩子
不要對孩子進行指責謾罵,也不要強力進行壓制,應多從生活上關心,多心平氣和的交流,讓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家長有目的性的進行引導。
2、放下偏見
放下成年人們自以為是的傲慢偏見,以及用教訓式的口吻和孩子說話。
3、講故事
和孩子講一下勵志的故事,以叛逆的故事為主,身邊人的案例都可以,讓孩子清楚的知道這些叛逆孩子最后的結果都是什么,對于孩子的叛逆還是以說服教育為主會比較好。
4、信任孩子
用信任和尊重的態度,和孩子建立關系,從而持續和他們互動,彼此學習,共同成長。
5、換位思考
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站在他的角度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有的時候或許孩子是對的,但如果想法是錯的,要以平等的姿態和孩子去溝通,不要強壓,越壓越反彈。
6、拒絕啰嗦
父母不要太啰嗦,講多了容易吵架,孩子如果執著于做一件錯的事,不如就讓他去嘗試,順從他,假如他是為了氣你,那他可能就不會做了,如果不是,那讓他吃點苦頭也好,長記性。
7、適當示弱
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敏感,家長在溝通中應該訓練自己的覺察能力。
感受到關系緊張時要收斂并且想辦法修復,青春期的孩子情緒爆發時,不能硬來,家長可以適度示弱并進行安撫,等孩子情緒緩和了,再繼續討論有爭議的話題。
8、給予他個人空間
被過分管束的孩子會喪失自我調適的機會,往往會很木訥,家長要多給孩子些自由。
9、放寬心態
孩子成長是一個慢的過程,所有人都應該接受這個觀點,把心放寬一點,把要求放低一點,我們會發現孩子其實很可愛。孩子叛逆是需要生活教他們成長。
10、多鼓勵孩子
男孩叛逆期比較活潑好動,主要是為了尋求獨立,家長應該多正視孩子的獨立要求,鼓勵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孩子會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認同感。
11、訓練孩子通過感受溝通
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應該主動的和孩子溝通,盡量表達感受,而不要表達指責,這樣孩子也會嘗試著通過感受溝通,更有利于心理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