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長們普遍存在一個困惑的問題,那就是孩子總是依賴父母。為什么孩子會有如此強烈的依賴性?其實道理很簡單,這是由于孩子們在優越的生活條件下長大,從小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造成的。那么,怎樣避免孩子依賴父母?
怎樣避免孩子依賴父母
比如,當孩子想喝水的時候,父母已經把水放在了他的手里,她還沒有說出他需要什么。長此以往,孩子會潛意識里相信只要爸爸媽媽在,一切都能順利解決,導致孩子越來越依賴父母。也是孩子喝水的問題,如果爸爸的做法是告訴孩子杯子在哪,飲水機怎么用,如果不放心,可以帶孩子在孩子身邊看孩子做,千萬不要有幫助,孩子自然會有獨立的意識。
所以,只要父母大膽地張開手腳,讓孩子多練習,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他的依賴。要改變孩子處處依賴他人的心理,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獨立做事,一切都不能安排代替,可以讓他學會自己做,當孩子有一定的能力時,也要讓他學會做一些家務,這樣不僅可以培養他的獨立性,也可以培養他對家庭的責任感和感激之情。體會爸爸媽媽的辛苦。
另外,當孩子自己做某事時,即使不是很大,即使不完美,父母也不要嘲笑孩子,而是鼓勵孩子勇敢地去做事情,這樣才能逐漸增強他們的自主性。
那么我們該怎么做呢?
策略一:不溺愛,減少孩子的依賴。
很多家長都特別疼愛自己的孩子,把孩子當嬰兒哄,含在嘴里怕融化,拿在手里怕摔,看不到孩子受一點點痛苦和一點委屈。長此以往,孩子遇到事情自然會依附于父母。所以如果爸爸媽媽在孩子跌倒的時候,讓孩子勇敢的站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孩子的依賴,還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堅強勇敢。
策略二:讓孩子自己嘗試。
有的家長做任何事情都幫孩子想好,但這正是孩子依賴強的根本原因,所以家長要大膽放手,遇到的事情可以讓孩子嘗試去做,鼓勵孩子去探索和探索。面對孩子的問題,家長可以先給孩子示范,完成任務,然后讓孩子獨立。
策略三:培養孩子依靠自己的良好品格。
面對孩子時,父母不要什么都做,而不是同時做,還要告訴孩子,不要什么事都靠別人,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收獲和進步,引導孩子學會靠自己自己對一切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