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青春期很典型的現象,首先不要焦慮,其次,一定要反思自己的親子關系。無法跟孩子有很好的溝通,這一定需要盡快改善。講道理是孩子抗拒和厭倦的方式,父母就應盡快調整。有下面三個方法供參考:
1、我們要尊重孩子
對,就是尊重!這里指的是認清孩子漸漸長大的事實,尊重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當然會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判斷。
不能老是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左右她,甚至批評她。對于孩子提出的想法,我們得試著去理解她,尤其一些爸爸,動不動就拿出父親的威嚴一頓批評,這是非常粗暴的,只會讓孩子遠離和你說真話;
2、適當的方法
在成人的世界里,你能夠徹底地說服每一個跟你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嗎?如果不能,可能就需要我們改變交流的方式以及所要表達的內容。
比如可以選擇其它時候冷靜時再和她溝通。如果孩子堅持認為家長說得不對,家長可能要反思是真的邏輯有問題,還是因為孩子缺乏生活經驗與歷練,不知道她自己的想法是錯的。這個時候要給她時間去體會,要尊重她的表達。
3、耐心的引導
爸爸媽媽們要做的,是靜下心來,耐心的和孩子交流。在社會認知、情感認知、人際關系認知上,幫她豎立系統化、立體化分析和判斷的能力。系統化就是分析一個思想、一件事情的起因、經過(什么因素使它強化,又是什么因素將它弱化)和結果。立體化是不要孤立地看待一個思想、一件事情,把它和環境、社會、時代結合起來。
初一正是處于一個孩子的青春期開始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身體發育與變化,激素與內分泌的不穩定,她并還沒有穩定自己對于周圍環境的態度。家長要明白青少年出理的各種變化是青春期心理、心理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青少年不成熟向成熟轉化過程中的正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