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小時候小偷小摸,長大后也不會學好,可見其危害性,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偷錢撒謊的行為時,一定要及時制止,及時引導。那么小孩子老是偷錢撒謊怎么辦?
小孩子老是偷錢撒謊怎么辦
1.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孩子為什么會偷錢?偷錢干什么去了?心平氣和和孩子交談,鼓勵孩子說出實情。千萬不要罵罵咧咧,不要打孩子,更不要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簽”,那樣很難讓孩子說出實話。
2.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危害。告訴孩子,這樣的行為叫偷盜,在現代社會是違法的,成年后如有這樣的行為,嚴重者是需要判刑的,讓孩子明白其危害性。同時,告訴孩子,父母對此事的看法。
3.灌輸正確的金錢觀念。告訴孩子金錢來之不易;沒有錢應該向父母求助,而不是伸手去偷、去搶;錢要通過正規取得換取等等,給孩子進行理財觀念和物權觀念的啟蒙教育。
4.給孩子有愛的處罰措施。知乎上關于偷錢的帖子,點贊最高的回答,是寫一位泰國母親通過讓孩子撿垃圾來認識錯誤的做法,其中,最可貴的是媽媽一直的陪伴和支持,孩子在受懲罰期間,家長要一直陪伴他,陪他一起彌補這個錯誤。
5.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并幫助孩子制定支出計劃。孩子之所以偷錢,是因為自己手里沒錢,如果給孩子制定一個花錢計劃,孩子只要手里有錢,自然也就不會再犯錯了。對于孩子合理的需求,家長應該給予滿足。
小孩子老是偷錢撒謊的原因
1.金錢觀錯誤
可能之前,父母對孩子一直有求必應,所以他們養成了高漲的消費欲望。對于喜歡的東西,總想著讓父母購買,畢竟之前沒有被拒絕過。人的欲望都是無法填滿的,最初孩子想要的是一根棒棒糖,但后來可能想要一筐玩具。父母若是此時拒絕,他們就會想著去偷拿錢財,好方便自己購買。
2.管控太嚴格
與有求必應相對立的是父母的過分管教,為了讓孩子養成節約的習慣,嚴格控制他們的日常花銷。哪怕是必須的學習用品,父母也要權衡再三,甚至不斷的說教。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孩子就會產生反抗心理,他偷錢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擺脫父母的掌控,然后獨立去支配自己的喜好。
3.交友不慎
有些家長表示,自家孩子之前明明很誠實,表現也很優秀,可突然間就學會了偷錢,而且還撒謊。對于孩子的“突變”,父母真的要警惕,這多半是他們交友不慎導致的。古時候“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孩童時代,他們的自制力太差,只要身邊有“壞孩子”,很快就能“近墨者黑”。
小孩子老是偷錢撒謊怎么辦,家長首先要認識到這是一個不好的行為,并且對孩子的危害很大,只有抱有這樣的認識,才能夠更深入,更有耐心的去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改掉偷錢撒謊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