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數學成績比較差,平時性格又比較靦腆,不好意思向老師請教,導致不會的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成績也一直提高不上去。那么孩子數學差怎樣和老師溝通?
孩子數學差怎樣和老師溝通
1.主動接觸
既然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對方能主動聯系,家長不如主動和老師接觸,經常和老師聯系。并且每周至少在微信上交流一次,每月至少通過電話或面對面交流一次或兩次。
好的家長會主動向老師匯報孩子在家的情況,并定期向老師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這不僅有利于教學,而且家長如此關心自己的孩子,會讓老師感動,也讓孩子知道和警覺,不敢出言不遜。
2.注意方法和時機
大多數學生的家長都很忙,沒有太多機會與老師面對面交流。其實家長如果想及時和老師溝通,可以另找時間預約到校與管理老師溝通,了解詳情。除了面對面交談,還可以通過電話留言或網絡工具進行交流,尤其是在看到老師發來成績短信后,可以與老師約時間,在不影響學校工作的情況下進行有效溝通。
3.做好溝通計劃
由于教師每天的教學任務繁重,考生家長最好提前明確自己想了解的內容,列出想與教師交流的問題和困惑。平時家長可以定期與老師交流,比如節假日的問候,了解日常學習情況,或者在歷次考試后咨詢重點。
4.分享私人信息
有時父母需要告訴老師,孩子的祖父母走了,或者心愛的寵物丟失了,或者家庭環境發生了變化,或者父母正在與健康狀況作斗爭。所有這些信息對教師都有幫助,因為他們有時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孩子的不良行為,但無法弄清楚是什么困擾著他們。
孩子數學差如何提高
1.提高對數學的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本意是對于學習,知道如何學習的人,學習效果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學習效果又不如把學習當作樂趣的人。我們常用來比喻學習知識或者本領的時候,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接受得快,愛好它的人不如以此為樂的人接受得更快。所以學習數學也是一樣的,學得好才能考得好。要引導學生喜歡數學,把學習數學當作自己的樂趣才有可能提高數學成績。
2.培養數學學習習慣
很多學生數學成績不好,在于沒有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數學和其它學科不一樣,應該有獨立的學習習慣。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可以:多問問題、勤于動腦、動手多練、注意歸納。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做完一道數學題之后,模仿老師講題一樣自己給自己講一遍、或者給同學講,不要害怕。會做一道數學題,可能并沒有完全理解這個題型。而如果會講解一道數學題這道題就算是完全掌握了,以后再遇到同類題型,就能舉一反三。
3.整理數學錯題本
錯題本可是一個好東西,尤其是對于數學這種邏輯嚴密、符號化的學科。孩子做錯的每一道數學題,都將成為他的做題經驗。否則,下次再遇到錯題還是一樣錯,有可能錯的步驟都和上次一模一樣。
孩子數學差怎樣和老師溝通,首先要主動接觸,不能等著老師找你溝通,畢竟老師要管的學生太多了,其次注意溝通的方法和時機,提前想好溝通內容,這樣才可以做到有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