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初中了面對中考本應該努力學習,爭取中考的時候能夠考上高中,即使考不上重點高中也要考一所普通高中,可是很多初中生就是不肯好好學習,還像小學生一樣不計后果的玩耍,結果學習成績是越來越低,在中考的時候連一所普通高中都沒有考上。那么,面對初中孩子不主動學怎么辦呢?
初中孩子不主動學怎么辦
首先,要發揮父母的榜樣作用。所謂言傳不如身教,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可以和孩子一道學習,陪著孩子讀書,了解課堂上講解的知識點,并且適時地學習新知識,與時俱進,這樣才能在孩子需要幫助時,及時提供正確的幫助,也才能讓孩子從家長身上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學習樂趣。
其次,多鼓勵孩子,少指責、打罵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都喜歡聽表揚的話。當孩子的點滴成績被大家認可時,他會感覺特別自豪。家長不要放過每一個表揚孩子的機會,如,孩子在看書時,可以說:“哦,我的兒子或者女兒呢,真乖,知道自覺學習了。”如果孩子好動,可以對他說:“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如果改掉某某的缺點,你就更棒了。”
每次孩子取得一點點成績后就表揚他,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他就會知道成功是多么的快樂,下次也就會照樣去做。像這樣溫和的表揚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就不會因為一次成績不好而對學習失去興趣。
另外,就是讓孩子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把枯燥的做題過程變的生動有趣,是讓孩子愛上學習的一個好方法。家長可以跟孩子玩成語接龍游戲,或者用撲克牌做算術,或者讓孩子選擇他想要的學習方式。這樣的方式不但能調動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心情愉快的學習,還能讓孩子學得更輕松。
再次,家長可以從孩子特長出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每個孩子都有優點,都有自己擅長的某一方面,家長可以挖掘出孩子的這些興趣點,趁機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和毅力。讓孩子對學校的學習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帶著興趣去學,孩子會事半功倍,沒有興趣勉強或強制性的去學,孩子會覺得疲憊不堪,成績也可能上不去。
初中孩子不主動學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中缺乏對人生的認知和規劃。有的父母不在身邊(農村留守兒童居多);有的父母在身邊也因忙于事業缺少交流和管束;甚至有部分家長只提供物質而沒有要求沒有親情(這種人有,不太多)。
二:缺乏、或很少擁有過“獲得感”“成就感”。這類學生從小表現平平,也學校和家庭中很少擁有過“表揚”,幾乎沒獲得過“成就感”,所以對學習沒啥概念,更缺乏動力,大多是“受父母之命”基本上按時出現。
三:對任何事情持“無所謂”的態度。這類人算“修煉”得比較深的了,水火不浸。對人生、學習、生活從沒有過思考,對一切無所謂。
四:有部分人缺乏被關愛。類似于第一條。
五:也有部分人是畏難情緒暴表。讀書多累?!學習多難?!反正會有爸媽給安排?!
主觀能動性還是靠培養出來的,只要我們給孩子一個機會,我相信孩子是可以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的。作為家長只要在旁邊引導他,鼓勵他就可以了,不要凡事都替他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