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已經是非常普及的了,但很多人卻因此出現了手機依賴癥等不良現象。不僅很多成年人稱為低頭一族,很多小學生和青少年也染上了手機的癮。那么,如何讓孩子脫離手機?
如何讓孩子脫離手機
1、陪伴與溝通
過度依賴手機的現象主要見于個性孤僻、不善交際、缺乏自信的人群中。對于擁有這類特質的孩子,應該經常與他耐心地溝通,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鼓勵,解決孩子遇到的問題,幫助孩子與陽光開朗的人交朋友,家長自己也要變得陽光開朗,才有比較好的效果。
2、分散注意力
對于有手機依賴現象的人,首先應該分散注意力,不要讓孩子一個人長時間待在封閉的房間里,以免促進他玩手機的欲望。
可以與孩子經常一起出去旅游,一起去娛樂休閑場所,一起參加親子活動等。發掘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培養他的興趣愛好,比如彈鋼琴、繪畫、體育活動等。從而分散孩子電子產品的注意力。
3、巧妙度過休息時間
孩子在玩手機的現象主要發生在放學后以及周末等休息時間。家長平時在孩子放學后,可以與孩子一起完成家庭作業,然后帶孩子出去散步和娛樂。周末也盡量與孩子一起參與各種戶外活動,以孩子感興趣的活動為主。不要用批評、打罵、沒收手機等方法,只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
1、家長的溺愛
家長對孩子的溺愛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總想給孩子最好的,別人有的,自家孩子必須有。只要孩子開口索取,家長都會盡力滿足,如果是獨生子女,這樣的現象更是數不勝數。這就容易發生家長愛孩子,孩子卻只關心手機里世界的狀況,對于親子之間的感情反而有益無害。
2、家長的帶頭作用
自己做不到的事卻強求孩子去做,孩子又怎么會聽話呢!尤其是各種各樣社交和視頻軟件的出現,許多家長對其沉迷的程度幾乎不亞于孩子。
下班回家陪孩子的時間都用來刷視頻,忽略了和孩子的溝通交流,只專注于自己的手機,這樣的“榜樣作用”能不影響到孩子嗎?有的家長還會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把音量開到最大,或者帶著孩子一起看。
3、游戲、視頻的誘惑
當孩子在長期的游戲中積累了等級、皮膚或者道具裝備時,每次上線打游戲獲勝都會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更加不舍得脫離這些游戲。
或者對于不玩游戲的孩子來說,手機最多的不是游戲,而是各種視頻APP,各類電影、綜藝、搞笑視頻輪番上陣,把孩子的心思都吸引過去,自然就不會專心學習了。
很多家長都害怕手機會摧毀孩子,正如一句話所說:“如果要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但其實從來沒有什么東西能真正毀掉孩子,孩子愛玩手機也并非是不懂上進的表現,關鍵在于家長能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