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現在正處于上學的階段,自然學習就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務,孩子如果不愛看書的話,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所以家長一定要好好勸導孩子,讓孩子早日明白看書的樂趣。那么孩子不愛看書怎么辦?
孩子不愛看書怎么辦
1、樹立榜樣
農村有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話從側面也反映出家長對孩子閱讀習慣的影響。所以從小家長應給孩子多講一些童話故事,讓孩子多看積極向上,富有樂趣繪本故事。父母同時應給做好陪讀和解說的作用,注意觀察做好引導。家長在孩子面前時,一定要表現出對看書的熱愛,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2、讓孩子自主選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初期,父母一定要對圖書精心挑選,讓孩子在其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圖書,圖書的內容和外觀盡量迎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長朋友不要因為自己認為“有用的”就讓孩子強讀,這樣做就是拔苗助長、適得其反。內容短而精煉,語言口語化,有插圖,這才是孩子們想要的圖書。
3、多帶孩子去圖書館
“常在書店逛,哪有不沾香?”帶孩子去書店讀書。讓孩子的心靈在書海里徜徉,讓孩子感受濃濃的讀書氛圍。凡是孩子喜歡的圖書,家長盡可能滿足他們的要求,購買回家可與孩子共同閱讀,從而讓孩子體會到讀書的樂趣。
4、做好圖書筆記
閱讀是孩子開拓視野、了解世界、認知世界、樹立人生目標的最佳途徑。讀有所悟,讀有所感,這是對讀書的最低要求。做好圖書筆記,是對這本書的一種重新認識,是讀者與圖書的心靈對話,這樣才能使圖書的效率最大化,同時是孩子通過讀書對世界認知的一種自我宣言。圖書有所見,必有所獲,圖書筆記的記錄大可不必另起爐灶,直接記錄在所讀書籍上就行。
孩子不愛看書的原因
1、電子產品干擾
如今社會,各類新興媒體和多樣化、多功能技術的發展,人們接受信息和娛樂的方式增加,電視、手機、平板電腦、游戲機、閱讀器等通過精彩影像和智能化功能都會給孩子更多高強度刺激,孩子接受并適應這種沖擊以后,之前看的紙質書這種安靜、單一的靜態閱讀方式,已經不能激發孩子的興趣。
2、閱讀規矩太多
孩子閱讀的時間、地點、閱讀時長、閱讀數量、閱讀習慣等,你是不是都一一設置了硬性規定?讀書本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規則太多,孩子還得一邊讀一邊記得不要違反各種規矩,讀到忘情壞了規矩,還會被隨時打斷訓斥,人為造成注意力分散,多么痛苦。
3、閱讀時間不對
孩子正玩得高興時,家長提醒孩子該讀書了,拖著孩子從興趣盎然的游戲中抽離出來,來到書桌,塞上書本,孩子眼里看到的是書,心里惦記的還是剛才的游戲,他會開心嗎?終止愉快的活動對孩子來說就是懲罰。把讀書變成一種懲罰,孩子更加不感興趣,對讀書這件事產生的只有厭煩。
4、讀書無趣
孩子讀的書大部分都是家長挑選的。當家長選擇的書籍不適合孩子年齡段,超出孩子閱讀能力,孩子讀不懂書,自然也會興趣減半。
孩子不愛看書的問題普遍存在,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以外,還有就是家長的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