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小的時候懵懵懂懂,沒有很強的分辨能力,對于父母的話是照單全收。而到了青春期,孩子開始“蘇醒”了。自我意識增強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開始用獨立去審視自我、他人及周圍的世界,用批判懷疑的眼光看世界,那么,青春期男孩叛逆家長該怎樣做?
青春期男孩叛逆家長該怎樣做
1、多關心孩子
親子關系對孩子性格養成有很大影響。有的父母總是喜歡用貶低、威脅的方式教育孩子,還有的父母喜歡掌控孩子生活,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這些錯誤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
如果孩子經常感受到來自家長的關心愛護,生活中遇到問題時,他們更愿意跟父母商量,就不容易有叛逆的問題。
2、理解青春期發育特點
進入青春期后,孩子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隱私,想要自己決定事情,這是青春期發展特點,家長要給寬容對待。
3、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
孩子叛逆常常出現在個人領域,比如從來不疊被子,上廁所看手機……孩子覺得這些是自己的事情,但父母則認為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主導權,青春期是孩子探索主導權重要的階段,家長要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
4、尊重孩子的個性
每個人成長環境不同,個性特點也有所差異。有的孩子個性溫和,有的孩子內心非常堅強。如果孩子個性敏感易怒,家長要多聽聽孩子的想法,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與自由,千萬不要“硬碰硬”,這樣會使親子關系變得更加融洽。
男孩叛逆不聽話怎么辦
1、說話要簡單明確
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學識不比大人,男孩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通常也比較差,家長在教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說話要簡明扼要。孩子犯了錯,家長別急著大講道理,先跟孩子把事實掰扯清楚,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了哪里。
2、多和孩子說情緒感受
男孩的性格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共情能力比較差,這邊家長氣跳墻,那邊孩子屹然不動。因此,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孩子做了這樣的事情后,自己的情緒感受是怎么樣的,為什么會生氣。讓孩子進入到家長的情緒情境里,才能真正地意識錯誤,有悔過之意。
3、用希望代替命令
在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情后,家長還要告訴孩子如何改正。走到這最后一步,家長也要注意表達方式。一方面,家長的表達也要遵循簡單明了的表達方式,讓孩子明確地知道怎么做。另一方面,家長說話時最好用“希望”的表達句式。
比如“媽媽知道你現在知道錯了,媽媽希望你能如何如何來改正”,而不是直接給孩子下指令,引起孩子的抵觸。
其實,孩子叛逆有很多種表現,家長要仔細觀察,多跟孩子交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發現孩子做得不對時,要及時跟他們交流,多給孩子些理解,鼓勵孩子多種嘗試。這樣一來,也可以避免孩子的叛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