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已經成為很多初中生都會出現的問題,當孩子每天重復學習的動作和行為,時間長了孩子就很容易出現厭學的情緒,或者當孩子的學習興趣慢慢的減少,考試成績不理想等都會導致孩子厭學,那么初中生厭學怎么辦呢?
初中生厭學怎么辦
1、家長及時進行溝通
厭學一般多發生在孩子入學的時候,畢竟是剛升學,孩子不僅要在學習上要有一個適應的階段,同樣在生活上也要有一個適應的階段,但是其實每個初中生的適應階段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初中生可能適應的階段比較短,有的學生可能適應的階段比較長,長時間無法適應校園生活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厭學。
這個時候家長是一定要給予一些鼓勵溝通的,先要明白孩子的心理是因為什么而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從而對癥下藥。
2、找出厭學情緒的根源
每個孩子厭學的原因都各有不同,由于要生活,有很多的父母整日在外面工作,經常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甚至有些父母直接用錢來打發孩子,由于孩子長期得不到父母的疼愛,時間一長初中生的心理就會產生逆反的心理,更有甚者會在學校招惹是非,出現逃課,頂撞老師等現象。
所以父母應該及時與孩子溝通,經常給予一些關愛,這樣才能避免厭學的情緒出現。同時,父母也應該及時找到孩子的厭學根源是來自于哪里。
3、培養初中生的學習興趣
追其根源,大部分初中生產生厭學的情緒根本問題就是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假如說,想要讓孩子再重拾學習的興趣,父母就一定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學習的興趣是完全可以培養的。
平時可以多帶著孩子去圖書館,或者可以多從生活中找一些現象,然后透過現象來研究學習的一些原理,比如物理和化學生物就是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一些樂趣,平時父母和老師可以多跟孩子溝通,多出去走走,邊談心邊把初中的孩子引導正確的學習道路上。
初中生厭學的原因分析
學習方法不對
假如孩子的學習方法不對頭。那孩子一定難以提起興趣,不會學習的孩子往往學得苦、學的累、學得煩。處在這個年紀的孩子本來心理承受能力就弱,如果長期拼命學習但是成績一直不好,那肯定要喪失信心和興趣,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學。
家長不正確的引導
現在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沒有辦法兼顧到孩子的學習,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但卻帶來不少負面影響。首先,孩子會因此而失去一次專心投入的機會。從而令他們無論在學習、游戲或工作上都缺乏投入感與專注力。
同時,由于他們認為功課只會耽誤自己玩耍的時間,他們會對功課產生一種厭惡感。另一方面,他們也會因此而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如煩躁、抵觸情緒或壓抑不滿等。
對孩子看管過嚴
因為有些孩子的家長沒有正確的教育觀念,某些爸媽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會出現許多問題,爸媽應監視孩子的所作所為,其結果卻造成管得過寬過嚴。我相信每個爸媽的動機都是正確的,但如果有時手段不正當。那么爸媽的不當行為將一定會破壞爸媽與孩子之間親密的關系。導致孩子心情低落,無心學習,進而厭學。
當初中生厭學,父母一定要心平氣和的和孩子交流,不要責罵孩子,讓孩子變的叛逆,要了解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對癥下藥,徹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