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初中孩子有厭學的情況,應該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孩子自控能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孩子消除學習困難等等。
初中的孩子厭學怎么辦
1、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有的孩子學習比較懶惰,放學了一定要先去玩游戲或者看電視,等到晚上睡前才著急寫作業,因為時間緊,心情焦慮,寫作業的時候就煩躁,就會產生不愛學習的情況,家長應該讓孩子每天回家先做作業,做完作業再玩游戲、看課外書。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很重要。
2、培養孩子自控能力
自控力可以促進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應當完成的學習任務,也能夠抑制孩子自己的厭學情緒。自控力不僅可以解決孩子厭學,也對于孩子未來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助力,很多大人物都有很強的自控力。這一點需要家長花時間、花精力"培養"孩子,必須注意培養的漸進性,循序漸進地對孩子提出合理要求,把嚴格要求和良好激勵相結合,逐步增強孩子的自控力。
3、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很多孩子厭學可能是由于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生活在一個經常發生糾紛的家庭,孩子會心事重重,而無力顧及功課。家庭安全感能使孩子產生愉快體驗,對學習自然也充滿信心。家長應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4、幫助孩子消除學習困難
很多學生都是因為學習量突然增大,而本身又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吃力,跟不上老師的講課進度,長時間學習成績差而厭學的。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找找學習方面的缺點,讓孩子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如果孩子的功課拉下太多,可以通過請家庭輔導老師或者輔導班對孩子進行初一課外輔導,讓孩子盡快把拉下的功課補上,以便孩子能夠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免的進入學習惡性循環。
初中生厭學的原因分析
1、學習方法不對
孩子的學習方法不對頭。不會學習的孩子學得苦、學的累、學得煩。本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弱,如果長期拼命學習但是成績一直不好,那肯定要喪失信心和興趣,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學。
2、家長不正確的引導
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但卻帶來不少負面影響。首先,孩子會因此而失去一次專心投入的機會。從而令他們無論在學習、游戲或工作上都缺乏投入感與專注力。
同時,由于他們認為因功課而令他們無法繼續該項活動,他們會對功課產生一種厭惡感。另一方面,他們也會因此而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如煩躁、抵觸情緒或壓抑不滿等。
3、對孩子看管過嚴
某些爸媽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會出現許多問題,爸媽應監視孩子的所作所為,其結果卻造成管得過寬過嚴。爸媽的動機是正確的,但有時手段不正當。
那么爸媽的不當行為將會破壞爸媽與孩子之間親密的關系。造成孩子苦惱,煩躁,情緒低落,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和朋友交往時有心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