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對于孩子來說既要承受升學的壓力,又要承受成長的“困境”,而且這個時候的孩子非常敏感,脾氣暴躁易怒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高中生脾氣暴躁易怒的原因
1、生理發展:
發脾氣其實是情緒發泄的一種,然而情緒人人都有的,只是表現方式不一樣。兒童青少年大腦皮層和負責情緒的腦區發育尚未完善,不太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自然就容易出現易怒、暴躁,會使用更多的用行動或摔打物品來表達。
而青春期本身具有情緒波動較大的發展特點,這也同樣也是由其生理發展特點決定的,現在初高中生身高接近成人,而心理的成熟卻與身體的發育不同步,每個人青春期多少都會情緒波動大,開心、悲傷、憤怒等情緒都難以掩飾。
在很多事情上渴望自己做決策,但由于匱乏社會經驗和閱歷,無法完全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結果,離不開父母的協助。父母應該多些理解和接納,而不是過度關注發脾氣這個行為。
2、家庭教育:
孩子脾氣的好與壞,與其家庭環境有很大關系。
和睦溫暖的家庭環境、家庭成員之間通常使用溫和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孩子在良好的教養下耳濡目染,更有可能形成理性、平和的好脾氣。
另外,如果父母的性格較暴躁、易怒,經常發生家庭戰爭,這些會給孩子的心靈上造成傷害,同時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耳濡目染學會像父母一樣在遇到困難、處理問題時采用發脾氣的應對方法。
3、心理原因:
尋求關注——作為父母我們知道,在孩子出生的前幾年里,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比較強,因為孩子的內心還是缺乏安全感的,而父母的關愛則是孩子世界安全感的來源。如果父母忽視了對孩子的關注,孩子就會通過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孩子在父母有了二胎之后,大孩突然性格大變的原因之一。
控制他人——通常一個人憤怒、發脾氣會使周圍的人陷入煩躁、恐懼的情緒中,從而被迫妥協和答應不合理的要求。孩子通常渴望父母能夠無條件支持自己,當父母對孩子的行為不答應,孩子通過發脾氣的方式來讓父母答應自己,因為如果我們不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會一直鬧下去。
孩子的這種行為既讓父母無奈又沒有辦法。可是如果我們滿足了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會得到一個信息——那就是只要發脾氣哭鬧父母就會妥協并滿足我,而我就掌握了主動權,達到了控制父母的目的。
高中生發脾氣怎么處理
1、保持冷靜和理解: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和理解。不要與孩子爭吵或加劇情緒,而是給予他們情緒安撫和支持。
2、教導情緒管理技巧:幫助孩子學習適當的情緒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冷靜思考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導他們如何表達情感和需求,而不是以攻擊的方式發泄。
3、建立規矩和界限:設立明確的規矩和界限,讓孩子知道哪些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確保規矩公平、合理,并與孩子進行適當的溝通和解釋。
高一叛逆期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么辦
1.正確引導孩子:叛逆期孩子暴躁易怒,家長需要正確的引導,不要動輒打罵孩子,讓孩子情緒波動更大。家長需換位思考,鼓勵孩子,盡可能的安撫孩子的情緒。
2.適當冷處理:叛逆期是孩子心理的過度時期,因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不想被家長左右。如果叛逆期孩子脾氣過于暴躁,有打砸的行為,建議家長冷處理,給孩子一個冷靜思考的的空間,待孩子情緒發泄完畢穩定后,再逐漸引導。
3、尊重孩子意見:很多孩子叛逆期暴躁易怒,大多是家長頻繁性責備,或做過多干涉所致,家長在做任何事情前,建議先咨詢孩子的意見,盡可能站在孩子的立場替他想事情,不過多干涉孩子的事情。最好不要過多侵犯孩子的隱私權,如私自偷看孩子的日記和交友信息等,以免使孩子叛逆期越加嚴重。
此外,叛逆期脾氣暴躁易怒,還可以通過多交流、心理干預等方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