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也許有些問題是在父母的意料之外的,家長也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去讓孩子慢慢的改變,不能讓孩子感覺到孤獨和被忽略。
孩子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怎么開導
需要引導和鼓勵自信心因為高中時期是青少年成長發(fā)育和認識自我的重要階段,倘若在長期的學校生活中太過在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容易導致自信心缺失,影響未來的發(fā)展。
所以家長和老師需要時常引導孩子樹立自信心,讓其以自己為中心,鼓勵其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勢,關注自己的內在價值。
同時,家長和老師也可以通過與孩子深入交流,幫助孩子尋找到自己的內在需求,讓其有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從而擺脫對外界看法的過分依賴,更加從容地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挑戰(zhàn)。
為什么青少年很在意他人的看法
與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有關
首先,這與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特點密切相關。
一方面,處于青春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識尚在逐步形成過程中,對自己的認識還處于搖擺不定的狀態(tài),很不穩(wěn)定。而他人的評價和看法可以為他們認識自己提供一些信息,對他們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充分認識自己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因此,在這樣一個特定的時期,別人的看法更容易引起青少年的關注。
另一方面,正處于青春期的他們,隨著自我意識的迅速發(fā)展,急切地希望能得到外界的正面評價,以維持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這也正是青少年對外界消極評價過分敏感的重要原因。有些青少年甚至因為外界一點點的負面評價而全面否定自己,陷入自卑、沮喪的泥潭,自此一蹶不振。
與思維獨立性和批判性有關
其次,這與青少年思維獨立性和批判性的不足有關。所謂獨立性,是指能夠在不受外界影響的情況下,獨立地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而批判性是指不盲目相信前人的成果或權威人士的觀點,并且敢于質疑。
青少年期,尤其是青春期早期,由于知識經驗不足以及思維發(fā)展階段的限制,青少年他們在看待問題時受外界評價的影響大,沒有足夠的意識和能力去質疑權威的觀點。
當他們面對他人,尤其是來自老師和家長的評價時,他們往往很少有自己的判斷,難以發(fā)現其中的不合理成分,而是傾向于認為它們都是合理的、重要的,都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因此,別人的一句積極的評價能夠使他們感覺良好,猶如身在云端,而別人的一句消極的評價又會使他們悶悶不樂,心情跌落谷底。
與抑郁質的氣質類型有關
最后,從氣質類型來看,抑郁質的個體往往更在意別人的看法。氣質類型為抑郁質的青少年比較敏感、多疑,聽到別人的一句無心之語他們卻能浮想聯(lián)翩,解讀出許多言外之意。
例如,如果抑郁質的青少年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對他說,“你應該在學習上多下點功夫”,他不僅會懷疑自己的能力,還會產生老師是不是不喜歡自己、同學會不會因為成績差看不起他等一系列的聯(lián)想。所以,抑郁質的孩子更容易對別人的看法格外在意。
孩子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是怎么引起的
從心理的角度分析,這是孩子不自信,是把自己的價值都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
這樣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由兩種狀況引起的。
一種是家長平時對孩子給予了過多的表揚,使孩子養(yǎng)成了做事特別期望得到他人評價的心理習慣。
另一種是家長動不動就批評或責罵孩子,常常使孩子不知所措,變得做事畏手畏腳,養(yǎng)成了做事看別人臉色的習慣。
不管是過多的表揚,還是過多的批評,這都會破壞孩子的自我評價體系,抑制孩子的好奇心,成長的快樂,收獲的喜悅,而把別人的評價和外在因素作為自己快樂和痛苦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