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不想讓父母管,他們可能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是個大人了,不需要事事都讓別人管著,他們自己的獨立意識開始覺醒,他們認為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這恰恰是他成長很重要的一方面,所以我們應該去了解孩子們成長的需求,而不是控制。
孩子說不讓你管怎么應對
實現溝通,首先你要放下你平時教訓孩子的架子,與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平等交談。
開始溝通時,注重傾聽,先讓孩子先說出自己的想法,無論孩子是對是錯,都保持傾聽,不打斷孩子。
解答孩子的疑問,放下架子,注重孩子的理解,每說兩句,就要提問孩子比如:“這樣做你覺得好嗎”多去引導孩子的自我反思,自我思考
你們不需要去計較孩子說這句話出于什么樣的情緒和目的,我們需要很清晰地告訴孩子,如果說你不需要媽媽爸爸管你,那么我們就你的學習不管你,上學你自己解決,上輔導班你也自己解決,學習器材啊、各種體育器材等等,你都自己想辦法解決。因為你不需要我們去管你啊!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和想法。我們做父母的不需要與孩子去較真。你需要很清晰地告訴孩子不同的事情,具體的范圍,界限和責任在哪里?孩子需要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幫助他理清楚,對世界的認識和了解。
孩子說不要爸爸管怎么辦
孩子說不要爸爸管說明孩子跟你有抵觸心里,排斥你的意思。
你要好好反省一下,你可能跟他講話的方式方法不對,你總是要管他,把你的觀點強壓給他,這樣會讓孩子感覺很不舒服,不愿意跟你相處,覺得你管他就不高興。
你要改變跟他說話的態度和方式,要以平靜自己的心態跟他坐下來,用平等的身份跟他交流,像朋友一樣溝通,把你要表達的意思用商量的口氣,或者婉轉的口氣跟他交流,態度要和藹,讓他感覺你是喜歡他,是在跟他平等交流,而不是在管他,這樣他慢慢就會接受你的觀點和引導。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不想讓父母管
第一是家長不重視承諾,信用不好
在孩子小時候,很多父母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會對孩子做出各種承諾。比如,要求孩子吃飯快點,會承諾孩子吃完帶他出去玩,又比如承諾孩子考試考得好就獎勵什么,結果卻以種種理由推脫。
要知道,你對孩子的每個承諾本質上都是一份協議,是一份口頭合同,你不斷的違約,自然信用就很不好。孩子還小,他對你沒辦法,但他并沒有把這些事忘了。
第二是家長沒有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這也是一個而較為普遍的現象。父母對孩子有很多要求,但對自己卻沒有任何制約。比如,要求孩子認真做作業,自己卻在一邊刷手機或者刷劇。
孩子會在內心里覺得不公平,為什么我要認真做作業,你們卻可以在玩?很多家長會這樣給孩子解釋,爸爸媽媽一天上班很累了,回家自然要休息一下,你是學生,必須要把學校的作業認真完成。但這種說法毫無說服力。
第三是家長過分溺愛,導致孩子從小就無法無天
這種情況是最糟糕的。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孩子還小,他不懂事。然而事實是,孩子懂,最起碼是朦朦朧朧地懂。
孩子在父母眼里永遠是孩子,有的父母對孩子千依百順,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總是想方設法的滿足,但這種滿足最后會害了孩子。會讓孩子有一種錯覺,就是無論他做什么,你們都不會發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