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什么都特別慢,一點時間觀念也沒有,讓很多家長犯難。建議家長多鼓勵孩子,學會贊美孩子,努力發現孩子的進步,適當表揚,當孩子比較利索的干完一件事情的時候,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孩子才能慢慢進步。
孩子做什么都特別慢怎么辦
1、別太勤快讓孩子自己去承擔拖延的后果。父母不要“一手包辦”,如果因為孩子磨蹭而上學遲到了,他們他就應當去承擔拖延的后果。倘若我們總是先替孩子操碎了心,他們就不懂得后果的嚴重性,也就沒辦法加快自己的速度,繼續拖延。
2、給孩子明確的任務要求。孩子需要清晰的任務說明,這樣才能更快和更準確完成任務。如果任務意義不明確或目標不明了,孩子通常就會感到迷茫。所以,我們應該為孩子其他任務說明,包括任務完成的標準,這樣孩子就會知道什么時候任務完成了。
3、偶爾懲罰孩子。比如我們要求孩子今天要看這本名著,大概要看20頁,但當工作一天回來,發現孩子還沒有看,那我們就可以適當地給孩子一些懲罰。例如面壁思過,當孩子在發生這樣類似的事情時,繼續對孩子實行一些懲罰,讓孩子有一些趨避心理,那他就不會把該做的事情總是拖延不完成。
4、適當鼓勵孩子。既然給孩子懲罰,那就要給孩子鼓勵。對于孩子能夠及時完成的事,那就要及時的給予孩子鼓勵,即使是口頭上的,孩子因為完成了一件事情可以得到鼓勵,那孩子就會想,只要自己及時完成,下次還會得到鼓勵。小孩子都是渴望鼓勵的,日子久了,孩子自然不會再拖拉。
孩子做什么都特別慢的原因
1、孩子本身的性格。我們會發現那些較為外向的孩子,他們在做什么事情的時候,都表現出來風風火火的狀態,甚至父母還會覺得這些孩子太調皮搗蛋,不懂得慢下來。
而內向的孩子他們表現出來的狀態,一直是較為磨蹭、淡然、平靜,所以,我們應該清楚孩子慢半拍,或許和孩子本身的性格有一定的關系。
2、孩子習慣依賴他人。現在的孩子從出生下來,很多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平時更別說參與什么家務勞動了。
因此,一旦父母要求他們在生活中做什么事情的時候,他們已經習慣于依賴父母,自己來做事情,心里有一萬個不情愿。有的孩子可能還會表達出來,有的孩子不表達出來,這進修拖延癥是他們最好的冷處理辦法。
3、追求完美。現在有很多孩子,從小可能受父母影響,對自己要求很高,不管是學習還是其它事情,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做到盡善盡美,是一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
這些有完美主義想法的孩子,他們比較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哪怕是平時的家庭作業出現一點點瑕疵,都會感覺內心不安,必須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標準去調整。因此,有這種想法的孩子,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上,必然會效率比較低,從而造成一定的拖延。
孩子拖拉磨蹭的后果
愛拖拉的行為,容易讓孩子變得很懶散。在做事情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去做,反而總是一味地退后。或者做的時候,根本就不用心。什么事情都需要父母去替他們操心,一旦這樣的行為成為一種慣性,孩子就會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有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