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叛逆期之后,會變得十分的不聽話,此時家長要正確應對,因為這個時期的教育是相當重要的。
叛逆期年齡為幾歲到幾歲
孩子的叛逆期通常在青春期開始時出現,大約是從11歲到17歲左右。這個階段的孩子會經歷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包括生長發育、情感波動等。由于這些變化帶來了不確定性和挑戰,因此很多孩子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反叛行為。
在叛逆期中,孩子可能會表現得更加自我意識強烈、情緒不穩定、易怒或者冷漠等。他們也可能對家庭規則產生抵觸情緒,并試圖尋求更多自主權和控制權。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和方式來應對叛逆期,但父母可以通過與孩子建立良好溝通關系并尊重他們的需求來減輕沖突和壓力。同時,在處理問題時要保持耐心,并給予足夠支持和鼓勵。
叛逆期的孩子不聽話,家長打罵孩子會造成哪些影響
1、孩子越打越自卑。叛逆期經常被打的孩子,對于家長的打罵會形成條件反射式的害怕,看起來是孩子變乖了,其實是孩子在本能性的逃避,孩子在打罵過程中慢慢知道怎么做不會被打,怎么做能夠規避被打,越長大就越害怕挨打,就算做錯了事也不敢告訴家長,不敢尋求幫助。
日積月累,孩子的自卑心理會越來越嚴重,長大后更會因自卑限制發展。
2、孩子越打越調皮。有些孩子,天性相對開朗,也比較強硬,在叛逆期的調皮,相比性格文靜的孩子表現得更加過分,這類孩子的家長很容易就被氣的暴跳如雷,然后采取“打一頓就好”策略,卻不知,這類孩子越打越跟你對著干,你越打他,他越覺得自己沒做錯,過分的甚至會跟家長對著打。
想要教育好叛逆期的孩子,究竟怎么做才是正確的呢
叛逆期其實是孩子獨立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獲得認可,希望通過物品的接觸判斷自己與物品的關系,希望自己可以有自主權利,家長們要注意尊重孩子,適當的引導孩子,這樣做可以更好的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1、當孩子試圖自己動手時,不要一味的阻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行動,盡可能給孩子充分證明自己的機會。
2、當孩子不愿意將自己手中的物品(零食、玩具等)與他人分享時,可以鼓勵孩子分享,但是不要強制,讓孩子自己判斷,自己決定是否要分享。
3、當孩子試圖通過各種方式表現自己的存在感時,或哭鬧時,采取前面提過的方式安撫孩子,引導孩子學會表達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