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經歷,但同時也是家長最頭疼的階段,尤其是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家長不能正確引導教育他們,那只會引起他們更為強烈的反抗,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如何看待青春期逆反心理
1、要給孩子做心理疏導。青春期孩子最大的心理變化,就是想要獨立,他們想要掙脫父母的束縛,凡事自己做主,因為他們自個兒覺得自個兒長大了,是成年人了。
所以說在引導他們的過程當中,要尊重他們的意見,父母應該用一種商量的口吻,讓他們自己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或者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供他們參考,而不是命令。
2、和孩子做真正的朋友。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放低姿態,傾聽他們的心聲和意見,讓孩子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不是把心事藏在心里,更多的是鼓勵和尊重他們的意見,只有這樣,他們才愿意跟父母做真正的朋友,講一些生活學習過程當中遇到的困惑或疑慮。
3、建立尊重和理解。盡量理解孩子的觀點和需求,盡管你可能不同意他們的選擇和行為。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同時幫助他們明確和理解責任和后果。通過尊重他們的個人空間和個人權益,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和理解。
4、保持關系穩定。盡管孩子可能會表現出情緒波動和挑戰性行為,但試圖保持穩定的親子關系是至關重要的。表達對孩子的愛和支持,讓他們感受到你的關心和理解。給予他們安全感,讓他們知道無論發生什么,你都會支持他們。
5、管教不要過嚴。叛逆期的孩子內心最反感的就是被人管束,這時家長在教育上要稍微放寬一些,不要再那么嚴厲,以免孩子對家長產生抵觸心理。一旦有抵觸,孩子就更難管教。
但是這個時候也不能什么都不管,只是不那么嚴了而已,這個時候的孩子總想著放縱自己,做些父母不讓做的事。所以在孩子思想上有偏差的時候一定要糾正過來,指導孩子改正。
家長該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
1、學會換位思考。家長也不用總一副我是家長的形象,他們應該學會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他們不用一直喊著要他好掩護,也不用為孩子分配一切。
父母也是從青春期的叛逆期過來的,對待孩子的逆反行為,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思考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一旦你善于換位思考,你也會掌握孩子的問題,對癥治療。
2、學會多鼓勵孩子。父母要關注自己的孩子,不必老盯著孩子的缺點和其他孩子的優點比較。父母在與孩子相處時,要盡量發現孩子的優點,充分評價,盡可能利用孩子的閃光點,大量激勵,減少孩子抗拒的心理狀態。當父母真正想看到孩子的發展潛力時,孩子才能快速發展。
3、控制自己的情緒。家長也要學會調節情緒,傾聽。含有感情色彩教育孩子是不理智的,會造成更高的摩擦阻力。所以,父母無聊分心的時候,沒必要教育孩子。安頓下來后,以公正的態度傾聽孩子的內心,積極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處理越來越多的苦惱,給孩子建議,讓他高度重視。
青春期的孩子會有哪些心理問題
1、待人冷淡的心理。有些學生性格孤僻,寡言少語,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似乎毫無感情。同學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特別是那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感情淡漠了,人際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減少了。
2、自私自利的嫉妒心理。不少學生心中只有自己,很少關心別人,不少青少年學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而對自己的生日則念念不忘;一些學生在學習上十分“保守”不愿意幫助別人,看到別人在某些方面勝過自己就嫉妒,對成績差的同學不屑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