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千萬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教育她們了,而是應該及時轉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溝通,做到尊重她們,理解她們。
少女叛逆期怎么教育
1、和孩子平等的溝通。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就應該摒棄以往的教育方法,不再指揮孩子做事,而是放下身段和孩子做朋友,學會和孩子平等的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產生了成長,凡事都是渴望自己來主導的,這時家長過多的干涉孩子勢必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長還是要既做孩子的導師又做孩子的朋友,既包容孩子的錯誤,又理解孩子的情緒。
2、堅持民主和平等的原則。父母首先要放低自己的姿態,不要動不動就跟孩子擺家長架子,而要以朋友的身份與她們溝通。
有的時候父母與孩子存在代溝,缺乏共同語言,父母可以講一些自己小時候的事,這樣就能慢慢引起孩子溝通的欲望和興趣,找到共同語言,才能真正地用心交流。
3、把控好“火候”。什么時候該管,什么時候不該管,什么時候該說,什么時候不該說,這些都是有講究的。如果家長放任不管,孩子勢必就會越走越偏。
如果家長什么事情都全面把控,孩子必定就會更加反感叛逆。青春期的孩子最忌諱家長的喋喋不休,所以請學會閉嘴,因為很多時候你越說孩子越反感,最后不僅沒有絲毫改變,還迫使親子關系進入了更加嚴峻的階段。
4、管教孩子要建立信任。信任是維系親密關系的基礎,尤其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更需要牢靠的信任作為溝通、教育的基礎,若是缺乏信任,孩子不愿意聽從父母的管教,自我永遠大于父母,她們無法表達真實想法,因為她們知道父母不愿接納這樣的自己。
5、尊重孩子的想法。女孩子進入叛逆期后會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不切實際,但父母不能以喝斥的態度阻止她對這個世界美好的向往,作為父母傾聽之后,然后拿出實例與她的觀點進行分析,讓孩子心服口服,然后加以鼓勵。
家長該如何引導叛逆期的孩子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情緒變化多樣,我們家長經常會有一種“失控感”,總覺得養了十幾年的孩子突然變得有些陌生了,其實這很正常,青春叛逆期所出現的叛逆行為,都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面對進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觀察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在發現孩子有不好的情緒之后,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要嘗試著去接納孩子的情緒。
鼓勵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情緒變化,允許孩子有發泄情緒的空間,但不要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求,要在孩子情緒發泄之后,適當給其安撫,并告訴她一些小道理。
接納孩子的情緒,鼓勵孩子提高控制情緒的能力,才能給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才會在叛逆期不至于讓孩子被情緒所掌控。
想要跟孩子溝通,家長必須要學會傾聽
這里的傾聽主要在于針對溝通困難的問題,為什么孩子逃避溝通?為什么話不投機半句多?因為家長總是好為人師,總是習慣讓一次輕松地對話變成批判反思會議,總是不自覺地向孩子輸出一堆說教。
即便成年人也不愛聽說教,試著換位思考一下,不是每次溝通都要以教育為目的,以學到知識為終點,輕松地不帶有特定目的的對話,減少自己表達欲望,允許孩子自由表達的對話,才能走進她們的內心,才能更了解她們。
從尊重到信任再到傾聽,任何一個步驟都需要家長慢慢摸索,找到其中的平衡,當然家長也要不斷成長,自我改變,這樣才能影響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