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初中之后,會慢慢進入一段時間的叛逆期,在這個期間,孩子會受學業壓力以及周圍人的影響,漸漸產生一些不良情緒,從而出現非常強烈的逆反心理,讓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糟糕。
初中娃兒叛逆怎么教育
1、正確的引導。當孩子到達叛逆期時,身為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要時刻注意孩子的心理動向,及時地去與孩子溝通和交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從而要正確的去引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因為這時的孩子對于一些事物的認知還不全面,但是他們的內心已經把自己當成大人一樣,從而遇到事情不愿與家長溝通,所以我們應該要學會正確的去引導孩子,避免孩子因為叛逆期的心理而犯錯誤。
2、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我們也是從青春期時過來的,所以對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我們應該是有一定的底子的,應該了解青春期的孩子的一些內心表現。
所以對于孩子,我們不能過分的去強迫孩子,要多注意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多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多理解和尊重孩子,孩子也會理解你的苦心。
3、給予孩子適當的空間。青春期男孩需要自己的私密空間,他已經不再是亦步亦趨的小男孩,他迫切需要證明自我的能力,家長要給孩子更大的空間,只要不危及到個人安全以及社會安全,就讓孩子自由去決策,最大限度地讓孩子獨立。
4、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經歷的事兒少,處理問題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單純幼稚,理解感悟層次也比較低,因此家長們不要空想著拋塊兒磚頭就能馬上能引出玉來,這種子不一定能按照你的想法開花結果。
望子成龍成鳳是每個家長的美好心愿,但畢竟對孩子的教育是個慢活,大人一定要耐著性子對他們,切不可大刀闊斧見什么不順眼就砍,要像園丁培養花木一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他們小修小剪小扶持,等到他們逐漸成熟的時候,就是成龍成鳳的時候。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么辦
我們對很多家長建議,教育孩子之前一定要先做好自己,給孩子做出表率,既有說服力,也能以正確的方式規范教育方式。如果說教育不要不斷試錯,那么就從教育自己開始,規范自己行為,嚴以律己,想讓孩子做到的要自己先做到。
以身作則的方式永遠比空口說教更有效果,現在的孩子都非常聰明,如果家長投機取巧,心存僥幸心理,他們心理一清二楚,只是不愿意說出或者不懂如何表達,畢竟一旦提出反駁父母的想法,就會被認為是頂嘴不聽話。
在言傳身教的過程中,我們要守住誠實、守信、禮貌等重要的美好品質,更要注意自己的素質,遵守廣泛的公共規則,在日常行為中做出表率。
如何跟孩子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
我們常說“有話好好說”,對外人對愛人要好好說話,對孩子更要好好說話。很多矛盾的產生,往往就是話趕話,情緒上頭造成的。
不過,好好說話不是單方面的“示弱”與“示好”,是需要我們擺正態度,放下家長的架子,爭取與孩子站在相同的角度,以朋友的身份進行一場舒適、輕松,沒有任何情緒負擔,更不會劍拔弩張的談話,即有效的溝通模式。
在這場談話過程中,我們盡量不要打斷孩子的說話,也不要任意否定孩子的想法,更不要“喧賓奪主”試圖掌控談話的方向。
我們要做的就是去聽孩子的說話,去撫平孩子可能出現的不安情緒,去慢慢走進孩子的內心,并展現出欣賞的姿態鼓勵孩子、肯定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真的想要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