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會出現的階段,因為這是孩子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但是只要家長清楚地了解孩子什么時候會出現叛逆期,在叛逆期會有哪些表現形式,就能很好地引導他們。
男孩叛逆期多少歲
第一個叛逆期:2-3歲。為什么兩歲的孩子,會讓家長覺得可怕呢?主要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沒辦法進行管教,給他講道理,他又聽不懂,對他打罵,很容易留下心理陰影,所以家長在憤怒,也只是自己氣自己而已。
為啥兩歲的孩子會從乖寶寶變身“小魔王”呢?其實,在這個階段,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和獨立意識,他們既想依賴父母,又想變得獨立,所以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變得非常的不好管教。
第二個叛逆期:7-9歲。孩子在7到9歲的時候是幼兒到少年的過渡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有強烈的逆反心理,他們會經常和父母對著干。
這是因為他們在進入學校之后,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有了強烈的獨立思想,認為自己已經是個成人了,想要擺脫父母的掌控,所以就會處處和家長作對。
第三個叛逆期:12-18歲。青春期在12至18歲左右,這是我們最為熟知的“青春叛逆期”,孩子進入青春期其生理和心理都在發生變化,因而孩子的情緒、行為也會有出不同以往的展現。
其中很多情緒、行為被我們解讀為叛逆不聽話,但實際上是孩子無法平衡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矛盾,這些矛盾無法正確的解決,進而衍生了叛逆行為。
叛逆帶來的影響
1、惡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孩子叛逆的時候,他們常見的表現就是不聽大人的話,喜歡和長輩或者父母對著干,有非常強烈的獨立自我的意識。
他們會認為父母不理解他們,會覺得自己很孤獨,由此帶來的就是爭吵,而這種爭吵也會影響孩子和父母之間,甚至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的關系,讓家庭氛圍變得糟糕,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
2、降低學習效率。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無論是在家還是學校,同樣有非常強烈的自我意識,那么在學校也會出現不聽老師話的情況,尤其不喜歡一個老師的時候,會對老師講解的知識出現質疑,甚至認為自己的理解才是正確的,長此以往,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孩子進入叛逆期怎么辦
1、學會正確的溝通方式。當孩子叛逆的時候,首先第一點就是要學會一個正確的溝通方式,我們要了解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想法,換位思考。
要尊重他們自己的意愿,理解他想自己去做決定的這種意識,應該多給他們一點機會,而試著努力去改變一下自己的觀點,不要擔心孩子會受到傷害,要多和他們去交流,再交流中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
2、保持冷靜。發現孩子進入叛逆期,首先在心理告訴自己冷靜、冷靜、冷靜,等雙方都冷靜后,在進行溝通,切記在溝通過程中保持冷靜,切勿將矛盾升級。
3、樹立榜樣。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很多的行為往往都來自于家長行為的投射。因而我們要意識到“以身作則”的重要性,我們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就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怎樣的形象,言傳身教的力量是無窮的。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看似難以管教,但在他們內心深處都有一個真心尊敬的榜樣,家長或許可以嘗試成為這個“榜樣”,但也不要太古板不近人情,我們的孩子總能從我們身上學著點兒什么,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