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這雖然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但它也是很多家長最為頭疼的時期。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非常不服管教,常常跟父母對著干,而且還經常去觸碰父母的底線,讓父母非常苦惱。
14歲男孩青春期怎么正規引導
1、足夠的溝通。叛逆期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心事,對于他們來說重要的事情,可能在父母眼中看來很幼稚,所以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與父母交流這些事情。
這個時候,做父母的要引導孩子交流溝通,設身處地把孩子的事當做自己的事,感受他們的心情,讓他們知道你很重視他所煩惱的事,并沒有嘲笑或看不起。
2、理解和尊重孩子。作為父母,我們要認識到叛逆心理是孩子正常的心理特征,不要認為孩子的叛逆就是故意跟你過不去或品行有問題,要學會尊重和理解。
我們也曾經年輕過,曾經叛逆過,孩子與你對著干,你就不接招,孩子故意搞怪,你不為所動,只要去尊重、認可他,孩子慢慢就會自醒,感受到父母的愛,自然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
3、注意家庭氛圍的和諧。孩子進入了叛逆期年齡的時候,也是家庭和諧氛圍被打破的時候,雙方總是對立的,父母還想像先前一樣掌控孩子,而孩子想努力跳出父母的說教,甚至發展到嚴重的地步的時候,孩子會產生離家出走,不想回家的心理。
4、幫助孩子宣泄情緒。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主動宣泄情緒,但要讓孩子對宣泄的時間、地點、對象進行合理地選擇。當孩子學會宣泄情緒的更好方式后,逆反心理也就會消失。
5、切忌打罵,給予一定的尊重。有的家長,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被氣得不行,上去就是打罵。這樣做的后果,往往是孩子心里更加仇視父母。
孩子作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感悟各種道理。成長的過程中,來自父母的嚴厲管控,讓他強烈希望得到平等的對話。
14歲孩子叛逆期的表現
1、和父母唱反調。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不理睬父母,寧愿自己玩,不要父母一起玩;喜歡挑戰權威和規則,極力想要去打破這些;也喜歡和父母講條件,當父母答應了自己的條件之后,才會去做父母要求的事情。
2、不愛溝通,拒絕交流。叛逆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常覺得父母不了解自己,隔閡感越發明顯,而且對父母的嘮叨也格外的厭煩,因此不愛溝通,對父母的關心也心存抗拒。
3、性格固執不講理。有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后,性格上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他們自以為已經長大,總想堅持自己的想法,一旦與父母意見不同,不僅會與父母頂嘴,還會產生厭學、叛逆的心理,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不論父母怎么教育也聽不進去。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怎么做呢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或許會有提前、延遲,但總會在某天出現明顯的變化,每個家長都知道孩子會有叛逆期,可叛逆期一旦真正來臨時,又會難以忍受,工作與家庭雙重擠壓,讓家長壓力倍增。
可越是如此,越要平衡心態,放下焦慮,接納他的不同,去看見孩子的叛逆情緒,了解出現叛逆行為的動機,為什么會有叛逆情緒?如何緩解叛逆情緒?作為家長我們是否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小事?
包容他們,孩子在叛逆期也不容易,他們也有迷茫和矛盾,當心里的結打不開后也會內耗,或者通過叛逆行為表達不滿。但包容不是縱容,有錯誤要指出,要引導孩子分析錯誤,但不要指責,也不要讓他心存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