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叛逆期的孩子,需要多溝通,要有耐心,學會請傾聽,了解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融入進去孩子的世界,這樣才能與叛逆期的孩子友好相處。
12歲男孩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去引導
一、冷靜的處理。孩子不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當他對大人的管教不服氣時,情緒可能會比較激動,會有一些過激的言語和行為,這時家長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可以先把問題先放一放,再想辦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緒,孩子的氣來的快去的也快,等他心平氣和之后再來和他講道理。
一定不要一看到孩子頂嘴就大發雷霆火冒三丈,甚至對孩子拳腳相加,因為這樣做不但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反而會使得雙方的情緒更加對立,還會讓孩子記恨父母,個性強的孩子還可能會離家出走。
二、尊重理解孩子。隨著孩子不斷的長大,家庭關系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改變以往那種由家長決定一切、孩子只是服從的局面。
家長需要多從孩子角度考慮問題,努力與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一種平等、相互尊重的關系,而這種關系的建立需要以相互理解為基礎,以溝通為保障。交談是可以使雙方互相溝通的,只有溝通了才能相互理解。
三、要把握好批評孩的分寸。不講方式、不分場合地批評孩子,孩子犯了一個錯誤就把他過去的種種不是全都翻出來,隨意地貶低和挖苦孩子,教訓孩子時連同他的人格一起做出批判,這些是許多家長的通病,也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
當著外人的面批評孩子,孩子會覺得家長一點面子都不給自己留,搞的自己在大庭廣眾之下出盡了丑丟盡了人,心中的怨氣和憤恨自然就會流于言表,這樣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要想減少孩子的對立情緒,家長不能濫用批判,批評孩子前先要弄清事情的原委,分清場合,注意方式方法。
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對孩子要多些表揚少些責怪,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找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孩子平時受到的表揚和鼓勵多了,犯錯誤也會更容易接受家長的批評。
四、聆聽孩子的想法。營造聆聽氣氛,做孩子的顧問。家長要設法讓孩子覺得那樣做是很自然的。其訣竅就是讓家里時時刻刻都有一種“聆聽的氣氛”。這樣,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就會來找家長商談。
要達到這個目的,其中一個好方法就是經常抽空陪伴孩子。如利用進餐的機會,留心聽孩子說話,讓孩子覺得自己受重視。學會做孩子的顧問。
五、與孩子保持平等的關系。有些家長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較深,認為孩子理所當然地應該聽父母的,他們常常以自己為長輩而自居,習慣于對孩子居高臨下,喜歡對孩子發號施令,要求孩子對自己惟命是從,孩子稍有些不順從,孩子稍有些異議,便采取高壓政策把孩子的嘴堵上。
但是這些家長忘了,孩子在一天天長大,他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主意和想法,當他認為自己是對的時候他會堅持己見,當他認為自己沒有受到家長公平待遇的時候他會逆反。
因此,要想減少孩子頂嘴的發生,家長必須改變原有的做法,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像對待成人一樣對待孩子,像對待朋友一樣與孩子溝通交流。遇到事情時,應當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和想法,和孩子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想要從根本上來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應該這樣做
其一、父母必須很具體地說出不滿意孩子的某種行為;
其二、父母應說出自己不滿意的心情;
其三、父母不要作無謂批語和推測;
其四、用提醒的語氣講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發點是關心自己;
其五、以問題的方式,啟發孩子思考,是引導而非教導;
其六、父母要威嚴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語氣,并說明理由。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不恰當的育兒方式。有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會變得更好,對孩子的教育很熱心。 不管喜不喜歡,都強迫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孩子容易產生矛盾甚至敵意。
與孩子缺乏溝通。可能有的家長因為工作繁忙,很少跟孩子說話,很少和他們交流。 他們只是制定了一些嚴格的規則來限制孩子的行為。 因此,小時候的青少年沒有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與父母缺乏溝通,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