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的孩子正處于一個懵懂階段,雖然這個階段的他們有著非常強烈的自我意識,但由于人生閱歷較少,是非觀也不完善,所以常常會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但是作為父母,一定要積極引導。
六年級的孩子該如何管教
1、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作為家長的話,我們應該平時注意對孩子的關心關懷,去了解孩子內心的真正需求,多聽從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一昧的要求,孩子安排孩子限制他們的嘗試和創新。
當叛逆期的時候,孩子們容易渴望實現自我這時候,如果得不到理解,很容易出現了逆反心理,心里很容易讓他們做出反抗,已達成他們的目標。這其實也是孩子想得到,父母注意的原因。
2、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心和支持,同時也可以讓孩子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定期的交流,例如每天晚飯時聊聊天、周末一起做些有趣的事情等,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愛。
3、引導孩子。六年級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身體開始發育,心理也逐步褪去童心。對異性同學有朦朦朧朧的感覺,有的出現早戀現象。
因此,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處理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引導孩子,盡量把心思多放在學業方面,教育孩子,自己以后的發展空間還非常遙遠,還負擔不起現在的責任,要放遠未來。
4、給情感發泄一個渠道。教育青春逆反期的孩子,家長需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可以為孩子尋找一個合適的情感發泄的渠道,給孩子一個表達意見的機會。
當孩子發泄的時候,家長要認真傾聽,耐心接受,不要急于反駁、否定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尊重與理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因為家長需要教育孩子,同時也需要接受孩子的建議。
5、尊重孩子。當孩子進入了叛逆期以后,性格是非常暴躁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孩子,要有耐心的了解到孩子內心的想法。當孩子做錯了事情,即使你覺得這件事他做的非常不對,但是也不能對孩子進行打罵,應該把正確的做法教給孩子。
六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
1、自我意識增強。12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崛起,他們開始強烈需要父母的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們當作“大孩子”看待。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這一心理,仍沿用以前的方式對待孩子,因此這一時期的孩子,常常因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與父母作對。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上六年級之后,不再像小的時候那樣處處粘著父母,而且“越來越愛頂嘴”。這正是自我意識開始萌發的重要信號。如果家長在這個階段不及時調整自己的認知、心態,有意識的修正自己和孩子的相處模式,那么這就為孩子的青春期逆反打下了基礎。
2、開始對異性關注。此時的孩子希望異性關注自己并受到異性喜愛,喜歡和異性在一起。我們常常會見到這樣一些現象:有女孩子在場,男孩變得格外興奮,以“男子漢”的姿態博取女孩子的喜愛;與男孩子交往,女孩子更愛打扮,故作姿態,以引起男孩子的注目。
家長在平時該如何教育這個時期的孩子
做一個有技巧的引導者。想要孩子做一個什么樣的事情,家長不要強制性的要求,家長要做一個有技巧的引導者,提前給孩子設立目標,讓孩子可以自己主動完成。孩子在無盡的邊框中只會變得更加自卑和怯懦,家長學會給孩子設立階段性目標,當孩子將定下的計劃完成,給予適當的鼓勵。
讓孩子的興趣自由發展。現在的家長都對孩子寄予厚望,給孩子報各種特長班,要求孩子照著辦,但即忽略孩子的真正興趣。所以家長應該做的是讓孩子自己作主,如果孩子表現出某方面的愛好,千萬不要干涉,而是應該鼓勵他,說不定還能成為孩子的一項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