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孩子厭學情緒這件事上,沒有什么固定的公式化辦法,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所面對的情況也不一樣。不過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要讓孩子產生學習的動力。只有主觀上有了動力,孩子才能更愿意學習。
出現厭學的情緒怎么辦
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有了正確的學習態度,注意力才能專注,學習效率才能提高。培養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厭學關鍵就在于一“厭”字,設法變厭為喜,就能消除厭學心理。
比如冬天洗衣服用自然水洗很冷,但是如果用熱水,不但可以暖和手,而且能把衣服給洗了,這就是變厭為喜。
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科學地利用時間,循序漸進,不要急于求成。對于暫時不能理解而又不過分影響深入學習的知識,要有所取有所放棄。
制定學習目標,制定一個合適自己的學習目標,剛開始目標不要過高,過高的目標容易使自己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欲速則不達;目標太低又起不到激勵作用。所以目標要明確為中等難度,可以近期達到,這個大家可以摸索總結。
發現原因。學生的你一旦出現厭學心理,要客觀分析其出現的主客觀原因,根據不同的原因,用恰當的方法解決。預防為主,早發現早解決。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厭學
一般來說,處于重點機構或者重點班級的初中生,他們產生厭學的原因,主要來自外界以及自身。由于處于成績都較好的班級或者機構,機構、家長對這些初中生的期望值都較高,而機構的過程,難免偶爾會有一些浮動,一旦成績下降。
學生擔心父母責怪自己,從而產生心理壓力,而心理壓力不能及時緩解,導致惡性循環,成績難以獲得起色,使得他們感覺看不到希望,產生厭學情緒或者心理。
另外,有些身處重點機構或重點班級的學生,過往的成績和排名不錯,而在競爭激烈的班級里,排名靠后,嚴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有效學習投入不多,使得他們的學習成績下降,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其次,對于初中生自身來說,初中生多掌握一些調節壓力的方法。從認知上,認清處于競爭激烈的環境,難免有人會學習成績排名靠后。
最后,一方面,放松心態,另一方面努力學習,與自己進行比較,今天比昨天進步,明天比今天進步。多品嘗學習提高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