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常常表現為:跟父母頂嘴,不聽父母的管教,喜歡跟家長唱反調。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然后給予他們正確的教育和引導,讓他們健康成長。
14歲孩子不聽父母的話怎么辦
1、態度友善。當和孩子有了矛盾,年輕的父母往往會控制不住脾氣,對孩子大聲、用不耐煩、命令的口吻吼叫。事實上,如果你用友善和藹的態度和孩子說話,孩子更加能聽進去。
就算是用“忽悠”孩子的方法,也比直接訓斥孩子,讓孩子產生抵抗心理好。尤其是,不要對孩子冷嘲熱諷,這樣會讓孩子的自信心下降。
2、多鼓勵、少批評。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進步、成績和閃光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及時加以鼓勵、引導,使其向著優秀的方向發展。多鼓勵,減少孩子對父母的抗拒心理。只有家長懇切的提出希望,使孩子看到自己的潛力和前途,孩子才會進步得更快。
3、理解和尊重孩子。作為父母,我們要認識到叛逆心理是孩子正常的心理特征,不要認為孩子的叛逆就是故意跟你過不去或品行有問題,要學會尊重和理解。
我們也曾經年輕過,曾經叛逆過,孩子與你對著干,你就不接招,孩子故意搞怪,你不為所動,只要去尊重、認可他,孩子慢慢就會自醒,感受到父母的愛,自然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
4、給予孩子適當的空間。青春期男孩需要自己的私密空間,他已經不再是亦步亦趨的小男孩,他迫切需要證明自我的能力,家長要給孩子更大的空間,只要不危及到個人安全以及社會安全,就讓孩子自由去決策,最大限度地讓孩子獨立。
5、下放權利給孩子。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所以,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這個時期的孩子渴望擁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長不要自作主張,將孩子的時間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滿滿的,要將時間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對安排的不合理處,家長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千萬不要全盤否定孩子。
教育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需要注意什么
1、把握好愛的分寸感。雖然說父母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但是不得不說這份愛也應該是講究分寸的,如果父母給予孩子溺愛過多,那么孩子很有可能會在這份愛里忘乎所以。
他們把父母的付出當成是理所當然的,那么自然也就不會為之而感恩了。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注定會成為父母的負擔和教育的悲哀。
2、舍得適當的放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們要懂得適當的放手,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身上的獨立性得以發展,同時也更能夠幫助孩子掌握更多生活的技能,以及生活經驗的積累。孩子的成長是父母不能代勞的,這是需要他們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走出來的。
14歲的男孩子有哪些心理特征
自尊心增強。青春期男孩已經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這個階段他們的心理特征是非常明顯的,他們特別敏感,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并且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
14歲男孩已經開始慢慢地走向成熟,在這轉化的過程中,如果別人說自己的好,他自然感覺很開心,但是別人說自己不好的話,往往會受到打擊,也會讓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
自我意識改變。在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基本是對大人的意見言聽計從,但在青春期階段孩子的心理特征,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會覺得自己比別人比較成熟,有時候又會覺得自己存在不完美,會出現自卑的心理。家長與孩子及時進行溝通,做好正確方向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