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個不聽話調皮搗蛋的熊孩子,應該是最讓父母感到頭疼的,但是家長一定要理解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千萬不要對他們采取一些不當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提早進入叛逆期。
怎么教育不聽話的小孩
1、用心觀察,找到原因。其實孩子不聽話有很多原因,想要徹底讓他有所改變,第一步自然得要從找原因開始做起。通常不聽話主要聚集在這兩個原因:一是孩子太貪玩,心思全部放在玩耍上面;二是年齡大了,想法和主意太多,因此跟父母的安排有了沖突。
作為家長,自然得要細心去觀察孩子的舉動,然后發現他是為何而不聽話。接下來針對原因做出相關的糾正,只有對癥下藥,才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并且積極改正。為了避免孩子出現“目無王法”的心理,也避免親子關系疏遠,家長一定要學會用心觀察。
2、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對家庭產生何種影響,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對家庭責任的承擔。合理地規劃家庭任務,讓孩子參與其中,培養責任意識和實踐能力。
3、采用合理的懲罰和獎勵機制。懲罰和獎勵并用,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手段。根據孩子的行為和情況,設置相應的懲罰和獎勵機制。懲罰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適度性,不能過度且不能輕易放棄。獎勵的方式要創新多樣,以吸引孩子更好的行為表現。
4、尊重并聆聽孩子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不僅是表達對孩子的要求,還要和孩子溝通彼此的情緒、情感和想法。跟孩子確定特殊的親子時光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家長要多了解孩子,找出孩子最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家長愿意聆聽孩子,根據孩子的能力提出更合理的要求,孩子也會更愿意聆聽。
孩子老是不聽話的原因
1、沒有給孩子應有的呼應,和孩子親密度降低。孩子在玩耍或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把自己覺得新奇的東西和身邊的人分享,也會把自己的進程隨時匯報,從而尋求認同。
父母沒有精力或缺乏耐心,不給孩子回應或是給敷衍的回應,都會對自己和孩子的關系造成十分負面的影響。你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你的話對他來說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2、孩子的感受被忽略。有些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小,不讓孩子發表意見,這會讓孩子變得不聽話,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被重視,長此以往也會變成叛逆。
3、家長或長輩的溺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溺愛造成孩子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孩子在這種環境中逐漸形成“為所欲為”的行為意識。
為什么不建議打罵不聽話的孩子
當你這么對待孩子的時候,孩子有可能學會你的這些做法,當他生氣的時候,他會打別人或者向別人大喊大叫。
在生活中,我們也見到過那些一邊打孩子,一邊大喊“我早就說過不要打人”的大人,這真的是一個悲劇:經常挨打的孩子最終成為了喜歡打人的人,因為孩子在挨打的過程中知道,武力是一種可以接受的表達憤怒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體罰會讓孩子對父母生氣,甚至對父母感到不滿或者恐懼。因此,當孩子犯錯以后,很可能通過繼續犯錯來遮掩自己的上一個過錯,而不是培養自我控制的能力。
當這樣的情況出現之后,有的父母往往就會怪罪孩子是一個愛犯錯的、不聽話的孩子,卻不能夠看到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