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度使用手機,不僅會對視力、脊椎等造成傷害,還會影響到學習成績,導致成績越來越差,甚至會出現抗拒學校的行為。所以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從手機的世界中,解救出來。
孩子手機上癮了怎么辦
1、父母應理解孩子的感受,不宜強勢打壓。很多玩手機上癮的孩子,都正處于心理叛逆期,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父母最好不要用父母的身份或用親子關系來威脅孩子。如“不許玩了;再玩就沒飯吃了”或“再玩,你就不是我兒子”等。這些方法不僅會讓親子關系觸礁,還會讓孩子更加對手機沉迷。
對于叛逆期的孩子,父母應與孩子好好協商,同時試著理解孩子的感受與立場:一是每天規定玩多長時間如果違反,就得受到處罰;二是用朋友的語氣跟孩子說話,比如玩完這局游戲,就要去寫作業,可以嗎?
2、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資源,讓孩子有事可做。很多孩子玩手機的初衷就是因為無事可做,用手機來打發時間。父母應為孩子多提供豐富的資源,比如閱讀的書籍、各種益智玩具、各種剪紙游戲等,讓孩子即使不玩手機,也能找到很多可以做的事。
3、不要杜絕孩子看手機,家長可以規定時間。您越不讓孩子玩手機,孩子對手機越會感興趣,所以家長可以允許孩子玩手機,但是每天需要規定玩手機的時間,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表現延長或者縮短時間。
4、父母應做好榜樣,為孩子提供好的環境。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很多愛刷手機的父母,即便陪著孩子,也僅僅是“陪著”,視線從未離開過手機,根本就沒有做好孩子的榜樣,反而給孩子提供了玩手機的環境。
孩子長期玩手機危害多多,不僅給孩子的身體造成了危害,同時還會嚴重影響學習成績。希望家長們都能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同時對于玩手機已成癮的孩子父母來說,想要戒掉手機癮,最好的辦法不是沒收手機、打罵,而是給予孩子理解和關愛,讓孩子在父母的關安中覺醒,從而根除手機癮。
孩子多大適合擁有手機
孩子幾歲可以給孩子配手機,這個要看孩子的自律能力。如果孩子的自律能力很好,他很明白玩手機太久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傷害,所以他不會沉迷玩手機游戲,也不會因為手機而影響學業。
那么在孩子自律能力很好的這個時間段,比如說是孩子12歲以后,或者是上高中或者大學的時候孩子的自律能力都很好,父母就可以給孩子配手機了,所以這個要因人而異。
如果孩子的自律能力不好,就比如有些孩子,有了手機后開始沒日沒夜地玩手機,不到兩個月就眼睛近視,還因為玩手機而影響學業,被老師投訴,說明孩子的自律能力太差,不能給孩子配手機。無論是十歲還是十五歲的孩子,如果孩子的自律能力太差,便不建議父母給孩子配手機。
如何讓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堅決杜絕將玩手機作為獎勵。有的孩子表現好了,家長就會說,你表現好,就讓你玩半小時手機!這種觀點是極端錯誤的。如何處理好孩子和手機的問題上,最關鍵的是父母應該在與孩子的相處和溝通中淡化手機,堅決杜絕將玩手機作為獎勵。
在孩子面前父母應該盡量不玩手機。在淡化手機的同時,給孩子樹立不沉溺手機的榜樣。如果一個家長整天看抖音、玩游戲,而且常常被孩子看到,這如何去要求孩子不玩手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