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試,不少家長一直強調中考的重要性,導致不少臨近考試,情緒變得異常緊張,此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做好心理疏導,提醒其注意勞逸結合,多理解孩子,包容孩子的情緒,孩子才能卸下心理的負擔,正確對待考試。
孩子面臨中考很緊張怎么安慰
1、讓孩子適當運動。相信在一場考試前夕,接二連三的“題海戰術”一定會讓孩子覺得身心疲憊,提不起精神,而適當的運動則可以緩解疲勞和消除緊張感,理想的運動包括游泳、跑步等。
孩子心理壓力過重時,跑上幾圈,不僅可以很好的平靜情緒,還能通過運動時分泌的一些化學物質,消除孩子考前的緊張情緒,放松神經。
2、降低期望值。如果平時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制定一些相對較高的目標,是會促進孩子好好學習的,但中考前應降低期望值,只有這樣才能緩解孩子的中考壓力。如果孩子本來就對自己要求很高,家長應把"盡力了就可認了","只要盡力了,家長什么樣的結果都能接受"傳達給孩子,借以緩解壓力。
3、引導孩子合理的宣泄情緒。焦慮無非是一些心理壓力積壓的太多,無法紓解所導致的。比如,家長的嘮叨,親戚之間的攀比,同學之間的“暗中較量”,孩子自己的升學壓力等等,都會讓孩子的心情變差,久而久之就會變得焦慮。
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情緒的變化,及時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宣泄壞情緒,讓孩子以積極的情緒去面對學習,應對考試。
4、幫助孩子做好積極的心理暗示。很多有考試焦慮情緒的學生,其實就是形成了一種心理暗示:要考試了,我得重視起來,不能馬虎。因為把考試看的太重,反倒于無形中給自己施加了壓力,從而形成了焦慮心態。
不如在考試前,家長不要提考試的事,盡可能地與孩子聊一些輕松的、孩子很感興趣的話題,先給孩子一種暗示:爸爸媽媽根本沒把考試當回事。少了爸爸媽媽的嘮叨,孩子心理上也會輕松許多。
5、保持平常的家庭氛圍。淡化考試氛圍,不要過分關注孩子。切記臨考前過多的叮囑和嘮叨,用放松的心態陪孩子做簡單的運動,適當聊一些與學習無關的話題,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孩子的焦慮。
孩子中考緊張的原因
1、對自己的時間安排和學習情況沒有一定的把握,缺乏自信;
2、心理素質不高,遇到考試或其他重要事件時容易產生緊張和焦慮;
3、學習有弱點,或者分階段學習不符合你的期望;
4、自我壓力,擔心學過的東西不能用好;
5、勝敗精神太強,對考試太認真,對考試沒有正確認識;
6、沒有為考試做好充分的準備。
有效緩解孩子考前緊張的方法
第一、充分復習。過分焦慮主要因為復習準備不充分,所以考前一定要全面、充分地進行功課復習。具體來說,要根據自己各科的基礎和學習現狀,有策略地復習;并認清自己的學習風格,不要盲目與他人比較,找出適合自己的復習計劃。
第二、心理暗示。考試前夕要不斷地對自己進行肯定性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好。
第三、適當休息。適當休息可使心理壓力大大降低,壓力較大時,不要悶在心里,找你信任的人傾訴苦惱。
第四、保證睡眠。每天要保證7-8小時的睡眠時間,晚上不要超過10點鐘才睡覺。如果一時無法入睡,可躺在床上先不要閉眼,什么都不要去想,等情緒放松后,才自然地閉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