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孩子正處于學習的關鍵階段,但是卻有一部分孩子因為沉迷手機而荒廢了學業。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不要強行阻止,因為這樣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展,家長一定要合理引導,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戒掉手機癮。
15歲的孩子總愛玩手機怎么辦
1、積極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明白整天玩手機的害處,畢竟在現在初中讀書的階段,需要經常用到手機的機會是比較少的,所以孩子使用手機,一般是玩游戲和聊天,或者看一些視頻之類,真正用于學習的比較少,如果家長留有手機在家,就要不允許孩子帶手機到學校。平時多跟孩子溝通交流,時不時地提醒孩子少玩手機,他就不會經常玩手機了。
2、轉移興趣與注意力。讓孩子參與到戶外拓展、戶外運動與各種興趣拓展中去。與孩子一起參與親子類的冬令營或夏令營之類的,短期的周末的也行,探索自然、拓展自我,也能鍛煉孩子的身體,在現實生活的挑戰中獲得成就感。而美術、音樂、編程等興趣課程,可以讓孩子喜歡上這些愛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結交到新的朋友。
3、家長不要強勢打壓,應采取懷柔政策。15歲的孩子有較強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有點固執和叛逆。如果采取強制手段,沒收手機不允許他玩。他會覺得自尊心受到傷害,跟父母對著干,長此以往,不僅破壞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更激起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和迷戀。
4、心態平和,共商約定。“還有十分鐘就到約定時間了。”“你玩手機已經有一個小時了,是不是該休息了呢?”用協商的語氣與孩子交流,孩子會感到家長的尊重和關心,也更容易接受建議。
溝通的基礎打好了,家長可以進一步與孩子商量制定使用手機的規則,如:什么時候玩手機、每次玩手機的時長、超時玩手機的懲戒辦法等。
5、父母要以身作則。有的家長手機不離手、打游戲追劇,這樣的教育缺乏說服力。想要孩子放下手機,父母要以身作則,管理好自己以身作則。如果父母能每天陪伴孩子看書學習,在孩子面前做嚴格自律的人,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肯定會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學習上,成為自律的人。
15歲叛逆期的孩子沉迷于手機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在家頻繁使用手機玩游戲。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你做什么他就學什么,這就是身傳言教。如果你經常在家里打電話、發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戲、看電影,那么多半孩子也會對手機產生興趣并希望從手機中獲得滿足。
2、想要逃避生活、學習中的壓力。現如今的學習壓力使孩子無法喘氣,父母一昧的要求孩子學習成績,在父母眼中除了學習成績,其他不值一提,而手機微信QQ中卻有著能夠理解、關心自己的好朋友。
強制阻止孩子玩手機的后果
有的父母在不管手機方面對孩子限制非常嚴格,只要看到孩子玩手機就動手打罵,導致孩子再也不敢玩手機。但是等到孩子長大之后往往會存在很多缺陷,由于以前沒有玩手機的時間,一旦以后有了時間往往會產生更大的興趣,甚至因此徹夜玩游戲,長期下去導致學業被荒廢,甚至因此逃課逃學。
因此不難看出,如果對孩子限制的太嚴格,孩子往往對手機有更大的興趣,以后只要有時間孩子就會沉迷手機,每天都離不開手機,學業以及未來工作將帶來很大影響,甚至沉迷其中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