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社會,很多家長都意識到了手機對孩子的影響,所以為了讓孩子遠離手機,使用了很多粗暴的方法,但這樣的教育方式對于逆反心理較強的青少年來說,只會適得其反,所以會有一部分家長會采取強制沒收手機的方式,但是這樣的方法真的有用嗎?
孩子手機可以強制收回嗎
個人建議是不能強制沒收孩子的手機,因為孩子比較年輕氣盛,他們的性格都是比較沖動的,如果父母強制性的把他們的手機沒收,很可能會讓他們出現頂撞父母,甚至對父母動手動腳的情況。
而且強行沒收不但不會讓孩子徹底對于手機死心,反而會讓孩子出現反抗抗拒心理。人總是覺得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好的,小孩子本就對很多東西都好奇,越是不讓的東西他們越是喜歡。所以出現反抗是很正常的,家長應該做正確的引導,那對于沉迷手機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引導呢?
有一種能讓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約法三章”:玩游戲可以,但要約定時間和規則,一旦違反,要承擔違約責任。通過這種方法,沒有任何一方會輸,可以稱之為“沒有輸家”的沖突解決辦法。
跟孩子“約法三章”的好處是什么呢?它會讓孩子更有參與感,孩子在完成約定時會更有積極性,成功率也更高。與父母強加給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會覺得約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對他自己參與制定的方案有更強的執行動力。
在達成約定的過程中,要盡量吸取孩子的意見,千萬不能把“約定”變成父母單方向的“命令”。任何時候,我們的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都必須建立在無條件的愛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礎上。
否則,無論我們的教育方法或教育內容是多么的正確,對孩子的未來是多么的有價值,都難以最后實現我們教育的期望,對我們孩子的成長構成真正的意義。
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遠離手機
1、高質量地陪伴,帶著孩子一起去接觸世界。很多家長通常下班回到家里之后,彼此坐在沙發上各自玩手機,根本不進行家庭交流,孩子沒辦法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孩子轉而在網絡上尋求“存在感”。
所以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溝通。下課回來以后問問孩子“今天在學校開心嗎?”“有沒有交到什么知心的好友呢?”或者在孩子看起來不開心的時候,抱住孩子問他發生了什么事,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關心被愛著的。如果現實生活能讓孩子滿意,孩子自然就不會沉迷于網絡世界。
2、盡量少用玩手機去強化孩子。家長還應該避免使用玩手機作為獎勵,這樣的行為一定程度上是在鼓勵孩子沉迷網絡,即使他當時為了這個獎勵做成一些事情,但是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以后會有更大的隱患。
3、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放下手機等電子產品。現在不僅是孩子沉迷網絡,很多家長也沉迷于網絡世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候,要做好榜樣,學會放下手機。
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
1、手機中的誘惑太多,孩子意志不夠堅定,總是會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2、父母的陪伴過少,孩子需要通過手機當做傾訴的地方。
3、用虛擬的空間逃避現實帶來的壓力和煩惱,逃避人際交往。
4、只顧著購買手機,卻忘記了跟孩子商定使用時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