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孩子偷錢的行為,這時,如果家長采取不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可能不僅不會使孩子改正,還會讓孩子養成偷錢的習慣,最終走上不正確的道路。
小孩屢次偷錢怎么辦
1、通過溝通了解孩子偷錢的原因。堵不如疏,父母一味的替孩子做主,覺得孩子需要什么就給孩子買什么,孩子自己需要時,你覺得不好,又單方面拒絕了孩子,所以孩子有時候就容易產生不好的想法,想自己得到錢,滿足自己的愿望。
教育孩子前,父母一定要認識清楚,孩子在逐漸長大,是一個有獨立意識的個體,所以要多傾聽孩子的合理訴求,如果孩子想要花錢購買自己想要的某些玩具,家長可以用勞動獎勵的方式給予孩子錢財,讓孩子知道錢是要通過汗水換取的。
2、平時給孩子一部分錢,自主管理。不要在孩子張口要錢的時候再給孩子,想要讓孩子養成正確的金錢觀,就定期給孩子定量的錢,讓他自己去規劃花銷。當然,孩子如果有大花銷的時候,父母還是要額外出錢,但是要問清楚孩子要錢干嘛,要多少錢。
不要一次性給很孩子很多錢,會超出孩子的資金管理能力,讓孩子覺得錢來得很容易,就不會珍惜,容易讓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不良習慣。
3、給予孩子恰當的懲罰。知道孩子偷錢后,很多家長都會采取打罵或者溝通的方式,但是有的孩子就容易屢教不改,這種時候就應該換一種方式了。
在知道孩子偷了多少錢后,可以立下規律,讓孩子自行償還這些錢,比如給家里掃一次地多少錢,洗一次碗多少錢,直到孩子完全償還后再繼續給孩子零花錢,這樣能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行為是要償還的。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顯著的自然是外貌的成熟和身體的拔高,但是父母在這個過程中,最應該重視應該是心理變化才對。看不見的內心才難琢磨,這個時候的孩子在形成自己的人格和性格,父母要和孩子多溝通,了解孩子動態,讓孩子樹立正確觀念和良好習慣。
小孩屢次偷錢的原因
1、被父母忽略。這類孩子在平時往往被父母主觀的認為是叛逆、有問題的孩子。
2、缺乏認同感。如果孩子總是缺乏這種認同感,孩子內心就會非??是筮@種認同感,從而選擇通過偷錢而獲得的錢,去取悅同學、討好同伴。
3、壓抑。孩子在家庭或者學校中,長期感到壓抑,缺少一同玩耍的伙伴,總是形單影只,可能也會選擇用金錢籠絡伙伴,獲得伙伴,同時通過金錢來逃避家庭的壓抑感。
4、找不到自身價值。如果孩子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沒有興趣,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價值是什么,就容易沉溺在一些不良的嗜好上,比如需要用金錢來維持的網絡游戲,或者需要投幣的游戲廳等。這種行為更加不能獲得家長的同意,孩子們選擇用偷錢的行為得到需要的金錢。
5、合理需求不被滿足。有的家長會在孩子的方方面面去控制孩子,嚴格要求孩子,導致孩子可能有些很正常,很合理的需求也會被家長拒絕,得不到滿足。這就容易導致孩子心理失衡,選擇了偷錢這種不好的行為。
如何避免孩子偷錢
1、給孩子固定的零花錢。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讓孩子在產生購買欲望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錢購買。早些讓孩子有基本的金錢意識,既可以讓孩子避免出現“偷錢”的情況,也會利于養成“儲蓄”的好習慣。
當然,金錢的份額要根據家庭環境和孩子的年齡,不能給的太多,也不能給的太少,基本上和同伴持平就可以了,這樣在發現同伴有一些比較炫耀的東西時,孩子也不會被逼急了去“偷錢”了。
2、給予足夠的愛和關注。孩子偷錢,很可能也是由于長期缺乏父母的疼愛,進而想得到父母的關注,所以才會不停地“偷錢”。
所以父母要經常和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們的想法和需要,看看是否出現了“校園霸凌”,或者用錢來買友情的情況,給予足夠的引導和關系,而不是單單的打罵和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