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書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孩子在掌握知識的一個方法,但是有一些孩子就是不愿意背書,對于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應該怎么幫助孩子,愛上背誦呢?
小孩不背書怎么辦
1、家長以身作則。說教是最無用的教育方法,而最有效的教育就是家長的以身作則。以背詩詞為例,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愛上詩詞,那么你也要愛詩詞,至少不能夠反感。如果你能夠經常背誦或者和孩子一起背誦,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先激發興趣,再設定獎勵機制。對于孩子來說,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有兩個,一個是在興趣中學習,一個是學習與獎勵機制結合。
如果能夠有效激發學習興趣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夠則可以試著用獎勵機制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獎勵的內容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來定才能夠起效。不過有一點要注意,就是家長要堅持原則,不能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妥協。獎勵措施要合理、適度。
3、背誦方法要科學。在孩子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和養成習慣之前,家長要堅持有效陪伴孩子學習。所謂有效陪伴,就是引領或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而不是孩子在學習,家長在旁邊看手機或做其它事情。
4、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注意力集中的時候,記憶事物會特別快,還會特別牢。但有的孩子雖然很聰明,但是做事情總是三心二意,一點不專心,導致經常記不住,背誦能力似乎特別差。
事實上,只要家長多一些努力,孩子做事情的時候盡量不要打擾孩子,一次只安排孩子完成一個任務,隨著孩子專注力的不斷提高,記憶力和背誦能力也會跟著有所提升。
小孩不愿意背書的原因
首先,背誦會讓人感到很累。當強行回憶或默寫某個比較陌生的內容時,都會明顯感到大腦很難受、很費力,而且是越陌生的內容越覺得難受,直至產生煩躁情緒,不如重復朗讀幾遍來得輕松,最多是腮幫子累。于是,放棄讓人頭疼的背誦環節。
其次,背誦容易產生沮喪感。當面對識記不熟練的內容時,大多數學生還沒有開始背誦就產生濃烈的退縮感,即便是嘗試背誦,一旦卡住、背不出來時,一股挫敗感、沮喪感會油然而生,會立刻選擇停止背誦(往往是一二秒后就決定停止)。
最后,不愿意高強度用腦。高效學習的核心就是高強度用腦,而背誦恰恰需要在回憶中,高速地運轉大腦去提取信息,這個過程是不輕松,甚至是很累的。也就在這時,大部分學生會本能地選擇回避,動腦對他們來說就是費時費力的事。
幫助孩子快速記憶的方法有哪些
1、理解記憶。家長一定要指導孩子,背誦課文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記憶,反對不求甚解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古詩詞的背誦就需要先弄清每一個字的意思再背。
背誦一篇或一段文章時,首先要通讀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后了解文章的層次,來龍去脈,掌握文章的語言特點,抓住一些起關聯作用的詞語和句子,通過先分析、后綜合,這樣背誦起來就快得多了。另外,理科的公式、定理,地理歷史知識等,都適合先理解后記憶。
2、及時復習。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的過程,很少有人能做到過目不忘。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只有經過及時的復習鞏固,才能將所記憶的內容減少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