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作為孩子獲取知識最為重要的渠道,如果孩子上課聽不懂老師講課,不僅僅會影響孩子學習成績,時間長了孩子可能會喪失學習興趣,產生厭學情緒。如果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聽不懂的話,不妨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一下這個問題。
孩子聽不懂課怎么辦
1、做好預習。孩子通過預習,指導重點和難點在哪里,帶著問題,聽課的時候遇到這個問題更能夠集中注意力。有了預習階段的初步思考,有了期待效應,能更快理解老師是怎么分析怎么解答的。
孩子可以再回過頭分析一下自己當初為什么做不出來,是方法不對,還是思考不夠深入?這樣的過程能夠大大提高學習能力。
2、對待學習不要過于固執。在聽課時遇到聽不懂的地方,如果執著地去鉆研那個地方,會漏掉后面很多老師的講解,這樣得不償失。所以家長要教育孩子遇到聽不懂地方,如果一時想不明白,就先在課本或筆記上做好標記,然后暫時放下這個地方,繼續聽課。
3、可以超前思考。家長要告訴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想想如果自己要講給別的同學聽,會怎樣講。然后再想想老師為什么這樣講,接下來會怎么講。如果講解的是例題,就想想還有沒有另外的解法。這樣做不但可以提高注意力,還能快速提高學習能力。
孩子抓住聽課的幾個關鍵時段
1、一節課的前幾分鐘。開始的幾分鐘很重要,很多老師在這時會做承上啟下的開頭,把新知識要涉及到的以往學過的知識,引領大家再回顧一下,對于比較重要或者有難度的內容,還會再詳細講解一次。
這是溫故知新的好機會,孩子在這幾分鐘注意聽講,可以更系統、更完整地掌握知識,能讓后面的聽講更高效。如果老師提問,一定要積極思考、踴躍回答。
2、一節課的后幾分鐘。下課前的幾分鐘,一定要集中注意力。這時老師通常會帶領大家一起回憶整堂課的內容,從頭到尾進行梳理,然后對重點、難點、關鍵點進行小結歸納。
家長要要告訴孩子,這時除了要跟著老師的思路回憶課堂所講的內容,還要對自己理解不到位、比較模糊的地方做好標記,以便當天找時間弄懂。
3、新的章節開始。比如,數學課章節的開始,通常先介紹概念、公式、定理等等,這些內容聽起來會比較枯燥,理解起來也比較難。這時老師會反復講、重點講,一定要打起精神認真聽講。如果這個環節聽不好,會影響后面知識的學習。
孩子聽不懂課的原因
1、學生基礎差,學力達不到所在學段接受知識的要求。也就是說,已經上初中了,五六年級的知識還沒掌握好。學科中的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的知識點連貫性很強。一元一次方程就不會,聽老師講二元二次方程組,那就是聽天書。
2、學習興趣不足。有些孩子聽不懂,主要是因為對于課程本身有排斥感,根據題主描述,孩子能聽懂語文,應該是對其他學科尤其是數學和物理這種學科缺乏興趣,都說興趣是較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學習起來自己比較吃。